這條胡同當年因蔡鍔居于此,冠蓋車馬不絕。因蔡鍔是名將,又有軍事教育家的盛譽。他所編著的《曾胡用兵語錄》,不僅為當時帶兵將領所青睞,連蔣介石也大力倡導為黃埔軍校生之必讀書…
2017-06-22
北京日報納粹德國掀起反猶浪潮后,大量歐洲猶太難民外逃。當時,一些國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安置猶太難民計劃,然而,重慶國民政府在西南邊區(qū)劃定寄居區(qū)安置猶太難民的計劃卻鮮為人知。
2017-06-22
中國國家歷史西醫(yī)教育和殖民管治在本質上是近代化過程中的產物。香港歷史發(fā)展在這兩個方面也都呈現(xiàn)出了獨特的樣貌。
2017-06-22
大公網館閣不僅是高等官署的標志,更是特殊文化身份的標簽。在統(tǒng)治者那里,館閣作為御用的文化機構而存在,其人員、活動都帶有御用性,其設置帶有臨時性,其創(chuàng)作具有規(guī)范性、美觀性,卻從…
2017-06-21
中國社會科學網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首要目標是舟山,并打算割占此地,而最近才在網上出現(xiàn)的中、英、印三文詞典《英華仙尼華四雜字文》便是這一歷史事件的重要見證。
2017-06-21
澎湃新聞從英雄、完人、神、半神人的奇跡、奇遇、偉業(yè),到人的奇跡、奇遇、偉業(yè),是文學降臨人間的第一步,而第二個是從偉業(yè)、奇跡、奇遇到普通人的生命。從獵奇到體驗人生,是第二步。
2017-06-21
澎湃新聞故宮文物遷移過程坎坷不斷,開始及過程中的爭議也從未停止,各方勢力暗潮涌動,各懷鬼胎,但好在故宮護寶人面對重重困難時從未退縮,這是民族精神在中華文化保護中的延續(xù)與濃縮。
2017-06-21
澎湃新聞坊間傳言,甲午戰(zhàn)爭期間,李鴻章赴日談判時遭槍擊負傷,日方基于對李氏的同情,遂將原先的3億兩賠款數(shù)額,減了1億兩。
2017-06-21
文化有腔調至于南宋,銷暑的辦法猶勝從前,大概因為南渡以后,都城從開封移到臨安,臨安城三面環(huán)山,城外即是西湖,夏天為水汽籠罩,有如蒸籠一般,是故暑熱非常。那皇帝如何避暑呢?
2017-06-21
澎湃新聞重商主義作為一種為國家的經濟擴張政策辯護的學說,其本質乃是指向國家對開拓市場疆界的濃厚興趣,以及政府對商業(yè)的熱切介入),給近代化的啟動提供第一推動力。
2017-06-21
我們都愛宋朝一些“先進的奧斯曼人”第一次認識到,如果把歐洲人先進的武器裝備軍事制度與奧斯曼貌似很優(yōu)越的政治宗教體制結合起來,就有可能通過改革戰(zhàn)勝西方。
2017-06-21
經濟觀察報書評最近,由作家馬伯庸小說改寫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正在央視和網絡平臺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