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歷史

一艘公元前的沉船,引出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

9月13日,“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拉開帷幕。來自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雅典貝納基博物館和希臘水下文物監(jiān)委會的350件文物與中國觀眾見面。“愛琴遺珍——希臘安

9月13日,“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拉開帷幕。來自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雅典貝納基博物館和希臘水下文物監(jiān)委會的350件文物與中國觀眾見面。

“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的展品打撈于一艘公元前一世紀的沉船,這艘船從希臘化的小亞細亞沿岸港口出發(fā),駛向意大利的羅馬共和國,不幸半途沉沒于安提凱希拉島附近水域。

展覽現(xiàn)場

1900年,一群海綿采集者在這里的50米水下意外發(fā)現(xiàn)了沉船,觸動希臘當局和考古工作者開展了一直持續(xù)到次年的水下考古工作。這次打撈行動承擔了巨大風險,克服了許多技術困難,在世界水下考古事業(yè)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1976年,希臘文物管理部門又在安提凱希拉島組織了一次考古行動,對沉船遺物做進一步打撈。這次使用了先進的電子監(jiān)控設備和更為科學的打撈技術,發(fā)現(xiàn)了很多被遺漏的文物。

兩次考古行動獲取的文物品類非常豐富,包括船板、陶瓶、食物、磨盤、武器、樂器、人骨、大理石雕像、青銅雕像、珠寶首飾、銀器、玻璃器、臥榻構件等,讓我們獲知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雕塑藝術、手工生產和奢侈生活等方方面面。

由于在水下浸泡兩千多年,許多文物已經被腐蝕得面目全非、支離破碎。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從中看到珍貴的歷史信息,也能欣賞到殘存的古典藝術之美。

為突出展品韻味,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的設計師在神武門展廳做了設計。海藍色被選為展覽主色調,展品放置在白色展臺上。藍色象征海水,白色象征海底細沙。一個巨大的大理石馬軀干和眾多紅陶器皿堆放在一起,底下鋪滿沙子,仿佛是當年水下的場景再現(xiàn)。櫥架上擺滿了船員們使用過的陶燈、陶瓶等生活器具,似乎讓我們看到艱苦的航海旅程。

展陳設計還原的海下場景

一組大理石雕像盡管不潔白細膩,但海水的蠶食讓它們具有某種時間的美感,而其殘存的形狀也尚可辨認出是古希臘寫實主義雕塑的技法。比如一個做出屈蹲姿勢的男孩雕像,他身體的上半身大幅度前傾,似為準備比賽的角斗士或者摔跤手,雕塑的左側部分被海洋微生物腐蝕比較嚴重,右側的部分因為埋在海底的泥沙中保存良好,這尊雕塑使用的是帕羅斯島大理石,這是公元前一世紀早期的作品。


帕羅斯島大理石雕塑

展覽中有一件雕塑的軀干部分就侵蝕得比較嚴重(見下圖),這是一個男性的裸體,左腿支撐身體,身體上部傾向右腿,頭部偏向相反的方向。這尊雕塑被辨認為是公元前四世紀下半葉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史珂帕斯的工藝。


侵蝕比較嚴重的軀干

青銅雕像中有一位“安提凱希拉哲學家”較引人注目。他只剩下了頭部、手臂、雙腳和衣服殘片?!罢軐W家”面部表情嚴肅,雙目炯炯有神,頭發(fā)卷曲蓬亂,胡須則梳理得非常整潔,他的形象與當時犬儒學派的學者大致相符,所以被冠以“安提凱希拉哲學家”的昵稱。


 “安提凱希拉哲學家”頭部

考古學家在沉船中發(fā)現(xiàn)了古代臥榻的構件。臥榻是希臘羅馬時代奢侈生活的見證,在很多浮雕藝術中頻頻出現(xiàn),留存下來的實物卻不多。沉船是古代航海者的悲哀,卻是封存歷史的時間膠囊。也許正因棲身于沉船,臥榻構件才得以為今人所見。設計師用有機玻璃還原了臥榻的全形,把不同構件固定在相應位置上,讓觀眾知道這些構件曾經是臥榻的哪些組成部分。


青銅沙發(fā)床頭枕支軸殘件

展覽還展出了極為精美的玻璃器皿。在遙遠的古代,玻璃工藝已經悄然興盛,特別是在古希臘羅馬文明中,玻璃器皿的藝術性很高,品質也非常出色。


玻璃碗,裝飾有橄欖枝花紋,碗底部是一個圓形八瓣蓮座


玻璃馬賽克碗

安提凱希拉沉船上的貨物本來是要運抵意大利的,它們大概是羅馬貴族們訂購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在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共和國已經成了掌控地中海大部分地區(qū)的霸權國家,即將搖身變成羅馬帝國。它與古老的希臘文明在碰撞中融合,通過類似的海上貿易從希臘文明區(qū)源源不斷引進物質與文化,逐漸促成了羅馬文明的繁盛。

安提凱希拉沉船所運載的貨物中,有大量精美的餐縣,大都是尺寸各異的盤子和杯子。其主要特征是釉層從暗紅包到橘黃色,內表面有由同心鋸齒狀圓圈組成的印花裝飾(所謂的“旋輪線印花”),并附以棕葉裝飾。這種獨特且高度標準化的希臘化晩期陶器生產規(guī)模巨大,公元前2世紀中期時出現(xiàn),公元2世紀停止生產。其鼎盛期在公元前1世紀中期左右,正是這艘船在安提凱希拉島海域沉沒的時間。

安提凱希拉沉船原本是前往意大利的,船上除了其他貴重貨物外,還裝載著許多這樣的陶制品,極有可能是供羅馬貴族享用的,他們對來自東方的奢侈品青睞有加。


陶制品

這艘沉船,并不只是一個狹小的海上生存空間,它還構成一個古老文明與一個新興帝國之間互動的紐帶,既讓我們看到了希臘,也讓我們看到了羅馬,將二者之間密切的物質文化交流靜靜定格在幽深海底。

“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將從2018年9月14日持續(xù)到12月16日。

有趣的是這個來自希臘的展覽在京開幕之際,希臘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重文德之光華——重華宮原狀文物展”也將同時拉開帷幕,這是故宮博物院與希臘文化和體育部合作,于2018年4月簽署合作備忘錄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與希臘文化遺產機構不斷加強文化交流合作。2016年2月,在希臘大使館的推動下,希臘電子結構與激光研究所與故宮博物院簽署了《故宮博物院與希臘研究與技術基金會科學合作備忘錄》,啟動在文物保護領域合作開展激光應用技術的研究,內容包括激光技術應用、文物分析、合作推廣科研成果、人員互訪和交流等內容。2016年7月,希臘總理訪華期間,出席了故宮博物院和希臘研究與技術基金會共同建立的文物激光技術聯(lián)合實驗室的揭牌儀式。

為了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合作,2016年10月,故宮博物院赴希臘參加慶祝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成立150周年紀念活動,展出故宮博物院所藏一級文物“蟠虺紋壺”,并出席“中歐文明對話會”。從2016年10月開始,故宮博物院連續(xù)3年舉辦“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希臘文化和體育部領導和希臘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館長、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館長等均前來出席。在2017年召開的“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太和論壇”上,故宮博物院和希臘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

據介紹,“重文德之光華——重華宮原狀文物展”展出故宮博物院的119件(套)文物,涵蓋繪畫、金銀器、織繡、玉石器、漆器、琺瑯器、陶瓷、鐘表、生活用具、宗教文物等多種類別,把乾隆皇帝時代的宮廷生活介紹給希臘觀眾。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