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節(jié),佛教謂之“盂蘭盆節(jié)”,民間也叫“七月半”、“鬼節(jié)”。和清明節(jié)一樣,這一天,人們會給逝者燒紙錢,舉行祭祀儀式。本文摘自清朝顧祿記述江南地區(qū)歲…
2020-09-02
據(jù)宮崎市定回憶,他初三時讀了數(shù)遍帶有北齋插畫的高井蘭山譯百二十回本《水滸傳》,對書中一百零八名好漢的名號可倒背如流,于是決心大學進修東洋史學,而他最初研究宋史,也是受到…
2020-09-01
出生于570年的麥加商人穆罕默德,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影響下創(chuàng)立了信仰安拉的一神教(伊斯蘭教)。但當時的阿拉伯人普遍信仰的是多神教,因此經(jīng)過20年的傳教,穆罕默德的伊斯蘭教只…
2020-09-01
臺灣長庚大學宋史學者黃寬重先生“習史近五十年”,尤“眷戀南宋”,201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其新著《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系》,這本書南宋時代士大夫的仕…
2020-09-01
德國建筑師恩斯特伯施曼是第一位全面考察我國古建筑之人。他在1906-1909年間,進行了為期三年的中國古建筑考察之旅,從北到南,蹤跡遍及當時清朝的14個行省,最終完成了《中國祠堂…
2020-08-30
2020年8月26日,是法國著名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誕辰140周年。下文摘自作家李煒的新書《永恒之間:一部與時間作對的西方詩歌史》,澎湃新聞經(jīng)授權刊載。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880年8…
2020-08-26
現(xiàn)實的實在性一直是非現(xiàn)實的,您看到了如此清晰、純粹與真實的中國顏色的木刻畫。于是能夠說——事物就應該如此?!ǚ蚩ǚ蚩ㄅc中國,卡夫卡與道家,僅憑一些只言片語就可以建…
2020-08-24
猶太人依靠地中海航線的貿易事業(yè)在加洛林王朝時期達到鼎盛,但是在他們被驅逐出這條貿易線路之后,猶太人便更多地轉型為神圣羅馬帝國的內貿商人與典當經(jīng)營者。由于在基督徒看來,放…
2020-08-23
孟子周游列國,到晚年才至魏國見梁惠王,但為什么在《孟子》一書中,會把見梁惠王的這段事情放到最前面?梁惠王對孟子的態(tài)度有何轉變?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本文摘自張定浩著《孟…
2020-08-23
《孟子讀法》穿越回唐朝,在飲食上并不會有太多不適應。為什么這樣說?首先,唐朝人的進餐方式和我們今天比較相似。一天三頓飯的習慣,在唐代基本普及;由于民族大融合,少數(shù)民族的坐具傳入中原…
2020-08-23
經(jīng)學死亡了嗎?百年來的經(jīng)學研究中有幾種范式?古史辨派、唯物史觀派與現(xiàn)當代新儒學三派的解讀有什么特點與淵源?隨著出土簡帛等新材料的問世和在西方詮釋學刺激下中國經(jīng)典詮釋方法…
2020-08-20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殺身成仁、光彪史冊的忠臣義士前赴后繼,代代相傳。不過,被打入歷史另冊、落下千載罵名的奸臣小人之流也實在不是少數(shù),僅僅是經(jīng)常掛在…
2020-08-19
羅韜《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羅韜跟我們戲言,這是他的“最后一本書”。我想,此話應理解作:這是最能體現(xiàn)他的旨趣和修為的一本書了。羅韜論學…
2020-08-18
《劍橋中國上古史》于1999年年底出版以后,立刻受到西方漢學界和中國歷史學界、考古學界的廣泛注意,引起了各種反響,特別是學術書評。西方學術界很重視書評,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這…
2020-08-17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研究院傅光明,計劃用十年時間重新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在2019年翻譯出版了四大悲劇、四大喜劇,以及《羅密歐與朱麗葉》后,近日莎士比亞的四大歷史劇:《理查二世》、…
2020-08-17
世界古代各國都有刺字和文身的習俗,先在人身上刺字或圖案,再涂以墨汁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