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7時,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諾獎每年頒發(fā)給在世作家,而那些沒有獲獎就已辭世的文學大師,常常被認為是諾獎本身的遺憾和損失。
2024-10-10
澎湃新聞1917年9月,胡適因陳獨秀推薦被蔡元培聘為北大教授。1926年7月,胡適出訪歐美,與北大的關系事實上告一段落。胡適第一次任職北大,前后將近九年。
2024-10-09
澎湃新聞每周,我開著一輛舊日本車,揣著一顆新中國心,穿梭在波士頓郊外的各市鎮(zhèn),去數(shù)學課外班接女兒(多么“東亞家長”的劇情?。?。
2024-10-07
澎湃新聞菅谷文則,1963年畢業(yè)于日本關西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所學專業(yè)為日本古代史。1981年,作為改革開放后的首位日本考古學高級進修生,進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學習中國考古學,指導教…
2024-10-05
澎湃新聞顧頡剛(1893-1980)的好友傅斯年曾主張“史學就是史料學”,日記、書札等作為第一手資料,素來為現(xiàn)當代學者所重視
2024-10-03
澎湃新聞2024年是馬克斯韋伯誕辰160周年。澎湃新聞思想市場特別策劃“以韋伯為志業(yè)”紀念專題,邀請國內(nèi)外研究韋伯的專業(yè)學者撰文,發(fā)掘韋伯對于現(xiàn)代社會之意義。
2024-10-03
澎湃新聞今年是南社文人陸澹安誕辰130周年紀念。澹安公的生日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也是荷花生日,前不久,在位于上海虹口區(qū)魯迅公園內(nèi)的朱屺瞻藝術館,“海上文人陸澹安”的文獻展吸引了眾多對?!?/p>
2024-10-03
澎湃新聞出生于公元1834年的李文田(字畬光,號若農(nóng)),可以稱得上是晚清北京官場上的風云人物。作為文人領袖,這位探花郎的學問、書法、文章都稱一流,后世學人如李慈銘、繆荃孫、朱一新、…
2024-09-29
1946年7月19日,中國臺灣籍華僑車隊在日本東京澀谷警察署前遭遇日本警察襲擊,造成臺籍華僑6人死亡,21人受傷,43人被捕,沖突中日本警察1人死亡,3人受傷。
2024-09-27
澎湃新聞現(xiàn)代運動的先驅(qū)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現(xiàn)代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等領域留下了豐富的物質(zhì)和思想遺產(chǎn)。
2024-09-24
澎湃新聞我國考古學界的權威期刊《考古》1983年第4期刊發(fā)了一則簡訊,標題是“日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