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原萬里具有日本人當中少見的直接和尖銳,以及不懼怕談“下三路”話題、富有幽默感的辯才。她并非為了吸引眼球才用了這樣的寫作方式,那是她本身的強烈個性直接躍然紙上。
2017-06-22
澎湃新聞“到了我這個年紀,我發(fā)現(xiàn)人生所有的改變?nèi)清e的改變。我們太喜歡改變了,成天在這兒改,我回頭看我的過去的人生,有些事情不做,可能會比做好的多?!敝光终f。
2017-06-20
澎湃新聞新近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的《夏鼐文集》,囊括了夏鼐在1930年至1985年間,從早年治中國近代史到攻讀埃及考古學,再到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中國考古學的許多領域,博大精深,令…
2017-06-18
中國作家網(wǎng)從幾何原理來看,在地球這樣一個球狀結構的表面,任何一個點都可以聲稱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像死海、復活節(jié)島等地,都曾經(jīng)因為它們擁有的所謂神秘現(xiàn)象,被稱為“世界的肚臍”。
2017-06-17
澎湃新聞實現(xiàn)認知升級的革命性閱讀法,采用《羅輯思維》羅振宇推崇的刻意練習,在更短時間增強閱讀能力、提高閱讀速度、強化閱讀理解;掌握普林斯頓閱讀法,高效學習并輕松記住所讀重要信息…
2017-06-12
本站馬爾克斯《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十余年后才被結集成書,彼時《百年孤獨》已名噪一時。他把主人公在漂流中度過的這空虛無聊、一模一樣的十天寫得不重復、不野蠻,一切都是真實而感…
2017-06-10
新京報1997年,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發(fā)表處女作《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一鳴驚人,榮獲當年布克圖書獎。
2017-06-08
澎湃新聞錢先生借明于Bardon注和Sm ollett譯本的Fitzm aurice-K elly注,還特意大讀“T heLoebClassi-cal Library”。茲據(jù)初版,將有書為證者錄出。
2017-06-06
讀寫人秋山利輝很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劣勢,日本因為原材料匱乏不適合批量生產(chǎn),但是他們拿到一個材料能出的活計如果足夠精致,且受“匠人精神”加持,再轉手賣,中間能賺很大的差價。
2017-06-05
澎湃新聞5月11日《三聯(lián)生活周刊》副主編李偉和主任記者丘濂帶著新書《穿越絲路》,圍繞“媒體眼中的的絲綢之路”、“敦煌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大主題開展了精彩的演講。
2017-06-03
人民網(wǎng)“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日前,“探尋中華文明的源頭:陳歆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