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別具特色,這些與龍有關的地方民俗

龍作為十二生肖中最神秘最特殊的存在,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024-02-14

澎湃新聞

周松芳:粵菜官味話源流

傳統(tǒng)中國是個官本位的國家,凡事得沾個官字,即便如普通客人,也得稱個客官;連稱呼自己的丈夫,有的時期也稱為官人;士農工商,商人地位下賤,謀得一官,則身板正腰桿直,所以很多…

2024-02-14

澎湃新聞

龍紋錦繡衣,華夏禮儀邦——中華傳統(tǒng)服飾中的龍紋演變

中國龍紋從最初產生,由簡到繁、由抽象到具象、由原始到精美,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是華夏各民族文化與制度、審美與心理、工藝與智慧的凝結與體現。

2024-02-14

澎湃新聞

日本文化中的龍:源自中國、長身蜿蜒、呼風喚雨

2024年是甲辰龍年,龍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五個,起源于中國的十二生肖已經深深地滲透到東亞人的生活中,并指示方向、時間等。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后漢時代出現了“龍有九似…

2024-02-14

澎湃新聞

神獸現形:臺北新展呈現文物中的奇幻生物

傳統(tǒng)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充滿了中國先人對自然的觀察與理解,透過想像,創(chuàng)造出許多型態(tài)各異,各具神奇能力的生物。

2024-02-14

澎湃新聞

食在廣州,臘味先行

“秋風起,食臘味?!鼻锒竟?jié),沒有一煲臘味飯,如何將息?遙想當年,粵菜北上京滬,臘味為其先行,南雜店既賣臘味,也賣臘味飯,可是你能想象的景光?

2024-02-11

澎湃新聞

十二生肖里中國人為何偏愛龍?

豫園燈會里看“一夜魚龍舞”,商場里隨處可見龍主題裝飾,上海圖書館、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紛紛推出尋“龍”活動……甲辰龍年將至,人們身邊的“龍”含量達到了頂峰。

2024-02-11

澎湃新聞

龍年說龍旗

龍旗是大清國旗,也是清朝海軍旗。三十多年前,我用《龍旗飄揚的艦隊》作為自己第一本歷史著作的標題,當時只見過關于龍旗的零星文字記載,和幾張品相模糊的黑白照片,尚未見到旗幟…

2024-02-11

澎湃新聞

以鳳翔年畫為中心,看關中地區(qū)的“家宅六神”

民間的家宅六神信仰源于先秦時期的“五祀”和“七祀”,處于周代禮制文明發(fā)祥地的陜西關中地區(qū)受其影響頗深。

2024-02-11

澎湃新聞

《西游記》里的龍王們

《西游記》的主角,當然是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師徒。但要說起取經路上的“龍?zhí)住苯巧?,倒也少不得棲身江河湖海里的各路龍王?/p>

2024-02-11

澎湃新聞

星象之龍:“龍”的源頭與遠古先民對星象的認知

2024年,以中國農歷的十二生肖紀年來看屬于龍年。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華夏子民一直以龍的傳人自稱。

2024-02-11

澎湃新聞

神龍入茶,赴一場“茶之龍門陣”

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作為力量、勇氣與智慧的化身,“龍”早已融入了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茶葉與茶文化亦不例外,清清茶湯,也是潛龍浮游的淵海江湖。

2024-02-11

澎湃新聞

從《歐那尼》到《英雄與美人》:一部越劇改譯劇的本土化歷程

外國戲劇的改譯,是中國話劇發(fā)展過程中曾廣泛出現的一種現象,它一方面是為了適應中國民眾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解決當時話劇創(chuàng)作中“劇本荒”的問題。

2024-02-10

澎湃新聞

春晚帶火“龍行龘龘”,罕見字“龘”為何能重新流行

2023年12月2日,央視公布2024年春晚主題“龍行龘龘,欣欣家國”。如今龍年新春將至,短短2個多月時間,“龘”這個由三個“龍”組成的罕見字已經火遍全國。

2024-02-10

澎湃新聞

祝福語“龍行龘龘”火了,你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嗎?

龍年將至,“龍行龘龘”成為了當下最火的祝福語,也與“欣欣家國”一起成為2024春晚的主題。其中的“龘”字結構獨特,非常罕見,不少地方還特意標上了它的讀音——d。

2024-02-10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