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旨主義儒學以拒絕西方自由為名否定現(xiàn)代自由,是有意以中西之間的不同,混淆掩蓋古今之間的發(fā)展?!白杂扇鍖W”與當代原教旨主義儒學拒斥現(xiàn)代自由的態(tài)度根本對立。
2016-12-01
澎湃新聞學術(shù)界、教育界在討論如何將國學列為獨立學科時,往往要面臨兩個問題:“國學”這門學科是否成立?“國學”這門學科應(yīng)該歸于哪一個學科門類?
2016-11-28
北京日報《三國演義》真正登上日本文學舞臺,應(yīng)該始于元祿二年(公元1689年),湖南文山根據(jù)羅貫中《三國演義》、經(jīng)過三年時間翻譯而成的《通俗三國志》的問世。
2016-11-27
澎湃新聞互聯(lián)網(wǎng)閱讀對嚴肅閱讀具有一種“天然的敵意”。我們在手機上讀書時往往被一種潛在的焦慮所強迫,總是不停地“滑動”。這種對閱讀效率的追求壓制了思想、趣味與美感的形成。
2016-11-25
澎湃新聞圖畫書出版在國內(nèi)興起不過十幾年的時間,卻迅速成為童書出版的主力方向。在成千上萬國外圖畫書引進國內(nèi)的同時,大家都越來越殷切地希望,中國孩子的成長能夠得到優(yōu)秀原創(chuàng)圖畫書的滋…
2016-11-22
北京青年報閱覽室、自習室、讀書會……大學校園本就不缺乏閱讀空間;在家里,在休息室,在地鐵上,在和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只要有閱讀與學習的心境,隨時隨地都可以為自己和家庭打造一間“實體…
2016-11-22
中國文化報“與其擔心小朋友被名著‘荼毒’,不如擔心他們根本沒興趣吧?!蔽幕ぷ髡咝∧拘ρ裕约簭男【秃軔劭磿?,但除了“紅樓”和“三國”外,另兩本名著都是看了開頭便沒再往下看。
2016-11-21
北京晚報與周作人的推崇傾慕截然相反,魯迅對《顏氏家訓》并無好感。他在1933年10月所寫的《撲空》中對“顏氏的渡世法”多有譏評。
2016-11-21
澎湃新聞中醫(yī)文化不是一個死的、僵化的系統(tǒng),它是一個開放性的體系。我們引進技術(shù)、引進方法、引進藥物,包括我們引進了很多新的概念的建構(gòu),實際上都是不斷在充實中醫(yī)文化體系。
2016-11-21
解放日報當前印刷時代的讀者們面對那些又貴、又少的珍稀書籍和藏書人吝嗇的面孔時,當他們得到一本書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它抄下來時,這些書的內(nèi)容肯定會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里。
2016-11-21
新京報書評周刊1926年梁社乾英譯的《阿Q正傳》(TheTrueStoryofAhQ)由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出版,揭開了魯迅小說英譯的序幕,此后《吶喊》《彷徨》中的作品不斷被翻譯出來,有的還被多次翻譯。
2016-11-15
中華讀書報中國讀書地圖:西南文藝得要死,高深得莫測;西北三省帝王崇拜;東北三省獨愛“皇妃”京津最愛雞湯和養(yǎng)生;河南河北課外拼不過,拼課內(nèi)。
2016-11-15
新周刊《紅樓夢》充滿優(yōu)裕的詩意,《金瓶梅》里的生和旦,卻往往充滿驚心動魄的明與暗,這大致也可以概括出現(xiàn)在這兩本書中的食物。
2016-11-15
新周刊我的眼睛里只有書。它們不是商品,而是向我訴說的深情聲音。 一些書竊竊私語,一些書大聲疾呼。但我對它們說話的方式都格外留意,在你掀開封面、開始閱讀之前,它們都沉靜不語。
2016-11-15
做書八月的頤和園,不僅有無邊的荷塘景色,更有一場講述國寶守護的文物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