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一周觀展指南-臺北故宮摹山水實景,巴黎蓬皮杜憶大地藝術

小暑剛過,三伏將至。一系列藝術展覽將成為人們的消暑“利器”。在國內(nèi),各地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已經(jīng)悉數(shù)開放??ù膫€展、庚子藝事展與芬蘭藝術家組合展等呈現(xiàn)疫情后的藝術策展與創(chuàng)作動態(tài)。臺北故宮博物院則在近日迎來

小暑剛過,三伏將至。一系列藝術展覽將成為人們的消暑“利器”。在國內(nèi),各地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已經(jīng)悉數(shù)開放。卡茨個展、庚子藝事展與芬蘭藝術家組合展等呈現(xiàn)疫情后的藝術策展與創(chuàng)作動態(tài)。臺北故宮博物院則在近日迎來“新展攬勝——近現(xiàn)代實景山水畫”與“筆歌墨舞”,呈現(xiàn)歷代名作,并探討實景與山水畫之間的復雜關系。

在國外,英國國家美術館于7月8日起重新開放,標志著英國的藝術機構開始回歸正常軌道。法國蓬皮杜與盧浮宮也開始迎接公眾,其中,蓬皮杜于7月1日起展出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與妻子讓娜-克勞德的回顧展,克里斯托于兩個月前去世,展覽也成為了人們紀念他的一種方式。

上海

春風千里——江南文化藝術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26日—8月23日

展覽在呈現(xiàn)江南藝術、講述江南歷史的基礎上,從文物出發(fā),提煉出江南文化深層的五種特征,精選代表性藝術品近二百件。

“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21日—7月19日

今年5月21日是趙樸初逝世20周年紀念日,展覽展出了趙樸初先生各個時期珍貴書法93件(組),涵蓋詩詞曲俳、書法藝術等豐富內(nèi)容,以彰顯其愛黨愛國、弘法利民的博大胸懷,詠志抒懷、諷喻導揚的詞風詩意,臨池不輟、求精求變的筆墨情趣。

海上風標——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

地點: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7月12日

2020年是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展覽共展出上海中國畫院作品近一百件,內(nèi)容涵蓋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

印說海粟——劉海粟用印研究展&文字證源——劉海粟書法研究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起

兩個展覽分別從劉海粟的用印和書法的角度做專題研究,從中可以看出劉海粟先生中西繪畫兼擅,而用印中可見其朋友交往和他近一個世紀親歷、親證的藝術人生。書法則顯示其青年時代即具有的胸懷視野和書藝天賦,進衍至晚年裹鋒如篆、散卓如草,如蒼龍拏攫,如老藤盤曲的線質丕變,而最終以自我特質的書法線性。

庚子藝事展

地址:羅浮紫藝術 (上海市天平路112號)

展期:2020年6月27日—7月27日

策劃者表示,最初其實是想將疫期一些藝術界真正同道中人的真實心情以藝術的形式進行紀錄與呈現(xiàn),且更偏重于個人化的感觸與記錄,以有別于一些大型主題性展覽。主參展者包括謝春彥、王震坤、顧村言、顧千一、李向陽等,揮筆助陣參展的五十多位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包括韓羽、尚長榮、計鎮(zhèn)華、夏陽、劉振元、魏明倫、毛尖 、張偉麟、陳九、何立偉等。

湖州之遠——絲筆茶瓷文化特展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22日—7月12日

展覽圍繞“絲”“筆”“茶”“瓷”四大主題展開,精選展品近百件,包括明代考古出土的絲綢服飾、趙孟頫、吳昌碩書法作品、歷代珍貴茶具、原始瓷禮樂器等,揭示文物背后所承載的湖州人文底蘊和匠心精神。

亞歷克斯·卡茨

地點:復星藝術中心(黃浦區(qū)中山東二路600號)

展期:2020年5月29日—2020年8月9日

展覽通過涵蓋繪畫、雕塑和剪帖裝置作品在內(nèi)的30余件代表性作品,以及影像和書籍文獻,展現(xiàn)今年93歲的藝術家近60年的創(chuàng)作脈絡和其對具象繪畫藝術的探索。

多元與融合——上海油畫雕塑院典藏作品展

地點: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

展期:2020年7月10日—8月25日

此次展覽展出上海油畫雕塑院藏品50余件,以改革開放以來的作品為主體,作品題材和風格多樣,人物、靜物、風景、具象、意象、抽象性作品兼具。從中這些鮮明而濃郁的時代氣息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化,以及身處其間的藝術家們的情感經(jīng)驗、藝術追求與創(chuàng)作狀態(tài)。

天開文運、墨蘊神韻——墨海樓胡開文藏品展

地點:筆墨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26日—8月2日

在清四大墨家中,“胡開文”乃后起之秀,但發(fā)展勢頭勁健,經(jīng)營地域覆蓋大江南北。1966年,位于安徽休寧早已停業(yè)的胡開文創(chuàng)業(yè)舊址遭到破壞,里面的大量墨模、成品以及由曾國藩題寫的招牌難覓蹤跡。失蹤數(shù)十年的曾國藩題“胡開文”店招近日在上海筆墨博物館亮相,與之一同展出的還有上海知名收藏家王毅收藏的大量清末民國時期的墨品及相關文獻,展現(xiàn)了歷史上胡開文墨業(yè)店眾業(yè)大之氣勢。

隨物生心

地點: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

展期:2020年5月31日—10月11日

展覽呈現(xiàn)了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里·尼蘇南的作品。兩位藝術家出身建筑專業(yè),并長期在當代藝術領域展開跨界創(chuàng)作,將圖形、雕塑、建筑、運動和聲音融入數(shù)學、光學、物理學等,通過獨特的藝術方式,將日常而無形的“現(xiàn)象”轉譯為可視、可感之物。

石影墨痕——南北名家文房石畫展

地點:上海芊荷藝術空間(上海市長寧區(qū)愚園路716號101室)

展期:2020年6月27日—7月26日

中國繪畫作品中以石入畫的歷史悠久,此次展覽展出丘挺、湯哲明、劉欣、許俊華、沈偉、邵仄炯、施江城、徐鋼、錢軼士、謝興濤、廉亮近30件畫石作品。策劃者施遠還邀請諸位畫友,選取了16塊展石對影勾勒,并委托富陽蔡氏制成水印小箋。

后時尚時代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4月11日—7月15日

展出近百件時尚攝影師作品,包括尼克·奈特、彼得·林德伯格、邁爾斯·奧爾德里奇等。

江蘇

融·合:從春秋到秦漢特展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0年5月18日— 8月17日

選取春秋戰(zhàn)國到兩漢時期的文物約350件,展現(xiàn)了從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多元的文化面貌到秦漢一統(tǒng)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進程。

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18日—8月16日

展覽匯集了館藏仕女畫精品時間跨度從清代中期至近現(xiàn)代其作者既有仕女畫名家如費丹旭、改琦之流,亦有一些名不見經(jīng)傳而難得一見的小名家。

鮮虞風云——古中山國文物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9月2日

展覽由蘇州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策劃,甄選164件/套珍貴文物,分為“鮮虞東徙·肇建中山”、“車轔馬嘯·逐鹿中原”、“鐘鳴鼎食·生死同歡”三個單元,全面展示了中山國在經(jīng)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不凡成就。

考古探吳中、風雅頌吳中

地點:吳中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28日起

6月28日正式開館,這一新開的博物館通過文字、實物、影像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吳地文化特色,呈現(xiàn)“考古探吳中”和“風雅頌吳中”兩大常設展,前者是用考古發(fā)現(xiàn)的資料,去串聯(lián)吳地、吳中、甚至江南的歷史,而后者則是廣義的吳文化,展現(xiàn)從春秋戰(zhàn)國到明清時代,從風物、人情、地理再到雅頌的傳承,講述吳文化在歷史階段的變遷與發(fā)展。

師法造化·元氣淋漓——紀念徐風誕辰120周年特展

地點:無錫博物院

展期: 2020年6月6日— 9月1日

徐風(1900—1988),師從徐悲鴻,是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無錫近現(xiàn)代畫家群體代表人物之一。展出徐風先生各個時期的中國畫、素描、水粉水彩畫、油畫、書法精品80余幅,同時展出圖文并茂的個人藝術年鑒38幅,全面再現(xiàn)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繪畫藝術人生。

浙江

魏風堂堂:云岡石窟的百年記憶和再現(xiàn)

地點: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11月30日

展覽分四個單元展出112件(套)文物,回顧并整理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研究和記錄云岡石窟的中外學術文獻、珍貴歷史影像。許多展品是首次亮相,其中不少直接來自研究院文物庫房。豐富的云岡雕刻之美,讓觀眾走入了“云岡時間”。展品還包括浙江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與云岡石窟研究院聯(lián)合完成的世界上首個可拆卸3D打印數(shù)字化石窟——云岡第12窟1:1復制窟。

北京

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待定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明清肖像畫多近千件,類型多元,涵括帝王·皇族、雅集·行樂、名臣·名士·閨秀和學者像傳等。本展覽主要以四個單元來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概貌,借此既可略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肖像畫特色,亦可了解明清時期肖像畫的嬗變與演進歷程。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待定

本次展覽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余件(套)展品。這些展品技藝高、題材全、品類豐,集中呈現(xiàn)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于一體的藝術特色,代表了潮州木雕的精致工藝、藝術價值,反映了潮州木雕多神崇拜所形成的獨特文化景觀。

遼寧

夏香遠溢——沈陽故宮藏書畫展

地點:沈陽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6月9日起

展覽展出包括朱耷、石濤、鄒一桂、高其佩、任薰等清代畫家30余幅館藏夏季題材的書法繪畫作品。

山西

儒風漢韻——漢畫像石拓片藝術展

地點:大同市云岡石窟研究院云岡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3日—8月13日

漢畫像石是漢代大多沒有留下名字的民間藝人雕刻在墓室、棺槨、祠堂、墓闋等建筑石構上的石刻藝術品,興起于西漢早期,延續(xù)至東漢末期,堪稱漢代生活的百科全書。此次展覽匯集了漢畫主要分布區(qū)的六十幅漢畫像石拓片,表現(xiàn)了漢代先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信仰,展現(xiàn)了兩漢時期輝煌的藝術。

甘肅

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

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13日—8月13日

展覽通過“展覽+講座”的形式,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先進事跡,弘揚“莫高精神”。

臺北

《攬勝——近現(xiàn)代實景山水畫》、《筆歌墨舞》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7月10日至9月23日

展覽透過“風格與景致”“廬山真面目”“新時代的游蹤”“山川在握”“時局下的勝景”與“實景的啟示”等六個單元,討論繪畫風格本身摹寫實景的能力、影響實景描繪的觀點與框架,以及實景山水畫于二十世紀以來受到寫生概念與政局影響下的發(fā)展,借此探討近代實景山水畫里“實景”與“山水畫”間若即若離的復雜關系。

“筆歌墨舞”特展則呈現(xiàn)了傳為梁楷、馬遠及董其昌等的畫作。

青銅饗宴:古代的禮儀與樂曲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

展期:2020年6月25日起

展覽聚焦于院藏的商周青銅禮器,介紹重要器類與豐富裝飾。展覽同時運用創(chuàng)新的影音多媒體科技,打造大型沉浸式劇場,并特別設置復制文物觸摸體驗區(qū),邀請觀眾在多元的感官體驗中,一窺古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世界。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qū) 第一展區(qū)

展期:2020年6月13日—9月20日

展覽分“清宮藏書”及“訪舊搜遺”兩大單元。前者旨在說明前清宮廷圖書庋藏與分布概況,兼及其卷帙之浩繁、裝幀之考究;后者則以介紹臺北故宮成立后不斷搜購、征集、獲贈之所得為要,其中不乏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欠闕,且深具文化學術價值者。觀眾置身其間,當可進一步認識院藏善本古籍的遞嬗過程及其文化意涵,以及中國傳統(tǒng)印刷技法與圖書裝幀之類型特色。

海外

日本

倫敦國家美術館名作展

地點: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8日—10月18日

此次展覽展出61件來自被稱為“歐洲繪畫史的教科書”的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橫跨從文藝復興至后印象派的繪畫歷史。

杉本博司-琉璃的凈土

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展期:2020年5月26日—10月4日

作為翻修后的首展,以“琉璃”“凈土”“偏振光”為關鍵詞回顧日本當代藝術家杉本博司對宗教、科學、藝術的探討與創(chuàng)作活動,同時展現(xiàn)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渴望凈土的日本文化心靈。

法國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

肉體與靈魂——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

地點:盧浮宮(7月6日重新開放)

展期:以上展覽分別延長至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8日

2020年上半年盧浮宮有兩場大展,據(jù)盧浮宮官網(wǎng)顯示,這兩場特展將推遲至今年10月舉辦?!鞍柌祭紫L亍ぐ柼囟喾颉本劢够钴S于文藝復興時期雷根斯堡的畫家、設計師和雕刻師。

“肉體與靈魂”共展出150件作品,展示了從多納泰羅(Donatello)到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期間,人體在其運動的多樣性中的表現(xiàn)是如何在雕塑中被展現(xiàn)的。

克里斯托與妻子讓娜-克勞德

地點:蓬皮杜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7月1日至10月19日

巴黎蓬皮杜中心迎來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及其妻子讓娜-克勞德的大型回顧展。今年5月,克里斯托在其紐約家中去世,沒能親眼見到這個他付諸了不少心血的重要展覽。展覽從他1958年初到巴黎后的早期創(chuàng)作開始,呈現(xiàn)出他從小型物體包裹到大型紀念碑包裹的漫長之路。

英國

提香:愛,欲望和死亡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7月8日重新開放)

展期:延長至2021年1月17日

此次展覽主要聚焦于1551年,菲利普親王(未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委托提香創(chuàng)作7件以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變形記》故事為藍本的繪畫作品。這7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近十年(其中一件未交付),展覽將6件分藏于波士頓、馬德里和倫敦等地作品聚于一處,這是400多年來它們首次共同展出。

尼古拉斯·梅斯:黃金時代的荷蘭大師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7月8日重新開放)

展期:延長至9月20日

英國第一個致力于梅斯的展覽,通過梅斯的近50幅畫作,展現(xiàn)他是如何擺脫倫勃朗對他影響最大的歷史場景與圣經(jīng)場景描繪,轉向日后最被追捧的日常生活場景繪畫和肖像畫作。從仆人居住區(qū)的非法活動到上流社會的肖像,梅斯捕捉了荷蘭黃金時代樓上樓下的生活。

畢加索與紙的藝術

地點:英國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從《格爾尼卡》的研究到4.8米寬的拼貼畫,展覽呈現(xiàn)橫跨畢加索80年生涯的300多件紙制作品。觀眾可以在展覽的紀錄片片段中看到畢加索的創(chuàng)作過程、為《格爾尼卡》所做的研究,以及一些速寫本。與朵拉·瑪爾的書信、插圖詩歌、攝影合作,也將引領觀眾一窺藝術家的生活。

安尼施·卡普爾在霍頓莊園

地點:諾??丝せ纛D莊園

展期:2020年7月12日—11月1日

展覽展出安尼施·卡普爾的24件雕塑以及素描和小型作品,作品與霍頓莊園的古典建筑形成對比。展覽重點呈現(xiàn)卡普爾使用鏡面材質和石材制作的大型作品,如《天空之鏡》等。

西班牙

重聚

地點:普拉多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6日—9月13日

展覽共展出249件作品,按照從15世紀到20世紀初的時間順序將普拉多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包括許多西方美術史中經(jīng)典的作品進行重新布展并置展出,包括凡·德爾·韋登的《耶穌下十字架》和弗拉·安吉利科的《受胎告知》,以及提香、丟勒等自畫像等,呈現(xiàn)出一部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初的濃縮的歐洲藝術史。

德國

古希臘的肖像藝術

地點:柏林舊博物館

展期:延展至9月27日

展覽展出超過50件文物,回顧古希臘肖像藝術的發(fā)展歷史,討論肖像的“理想”與“個性”之間的關聯(lián)。展覽的核心是來自兩家慕尼黑展館的20件藏品,包括多位古希臘文學家、政治家和哲學家的雕塑,以及一只繪有兩位詩人的花瓶。

荷蘭

在畫中:描繪藝術家

地點:梵高博物館

展期:延期至2020年8月30日

以梵高的自畫像為主線,共展出了從1850年到1920年的77件作品,其中53件來自法國、美國、英國和瑞典等國,從多個方面探索并聚焦梵高自畫像的作用、意義和影響。這也是梵高博物館首次把展覽的主題放在這位藝術家的肖像畫類型及影響上。

意大利

拉斐爾:1520—1483

地點:羅馬奎里納萊博物館
展期:延展至2020年8月30日

展覽從拉斐爾的逝世開始,以倒敘的時間線來回顧拉斐爾杰作,最終回到其經(jīng)典繪畫語言誕生的起點。展覽展現(xiàn)了羅馬如何影響了拉斐爾,而他反過來又如何影響了這座城市。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