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藝術

“丁丁之父”埃爾熱的藝術與收藏:連環(huán)畫向左,繪畫向右

“丁丁與埃爾熱”特展這些天正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成為不少大人和孩子的懷舊與探索之旅。

2021-08-30

澎湃新聞

探尋“東方泰坦尼克”號與魯迅的“前哨”

本周,在上海各大美術館和博物館中,除了可以直面拉斐爾、夏加爾、康定斯基等的名作之外,“遠帆歸航:‘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海貿遺珍——清代廣州十三行外銷品”等將以另…

2021-08-29

澎湃新聞

兩段不同的“白”,劉自鳴與蘇珊·瓦拉東

陽光只是白色的,但在棱鏡的折射下會產生出七彩的光芒;而在閃耀絢爛之后,又能回歸至簡的白色。正如劉自鳴(1927-2014)與蘇珊瓦拉東(1865-1938,Suzanne Valadon)這兩位藝術家…

2021-08-28

澎湃新聞

見證海派傳承的“翰青雅集”:從老宅走向美術館

8月27日,“擷英紀勝——翰青雅集海上書畫作品邀請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舉行,展出上海老中青三代20位畫家近70件中國畫作品。

2021-08-28

澎湃新聞

“上雙”藝術家對談:殷艾雯×孫曉星:賽博空間的過去和未來

2020年的11月,第13屆上海雙年展“水體”在疫情期間開幕。在連續(xù)數(shù)日的座談中,參展藝術家殷艾雯和孫曉星在他們參與的對談“順流與堵塞:水體作為社會組織” 第一次了解到對方的作…

2021-08-28

澎湃新聞

提香的當代巡展:偉大的藝術能否免于道德的審查?

“提香:女性,神話和力量”特展日前正在美國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巡展,聚焦于包括《掠奪歐羅巴》在內的6幅“詩歌繪畫”系列作品。

2021-08-27

澎湃新聞

梵高筆下的“另類”女性:粗糙的筆觸與多彩的生命

在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以“女人(woman)”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多達164幅藏品。采摘橄欖、下田干活、收割玉米穗、挖土豆、紡紗、縫衣、煮食……梵高筆下,女性無所不能…

2021-08-27

澎湃新聞

跨越百年的“月映虞山”,常熟舉辦陶冷月藝術展

上世紀20年代,畫家陶冷月(1895—1985)前往常熟虞山,留下《古檜圖》、劍門及三峰寺前萬松林的寫生,以及攝影《鄉(xiāng)嫗天趣》等作

2021-08-26

澎湃新聞

以“未知游戲”為名,再別定海橋的人間情味

巨大而異形的充氣裝置、黑暗中多屏影像閃爍……在最初走入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未知游戲”展時,竟有些不知所措。這些作品想講述什么,展覽想表達什么?

2021-08-26

澎湃新聞

關良風格史研究展:圖像證史,游藝東西

關良是中國近現(xiàn)代畫壇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家,在中國畫的變革大潮中,良公融西學而內化,在水墨畫中探索出一條簡拙至美的戲曲水墨畫之路,其繪畫作品《關良京劇水墨畫》、《三打白骨…

2021-08-26

澎湃新聞

出水35萬多件瓷器,“泰興”號沉船文物中國首展

200年前,一艘滿載香料、絲綢、茶葉、瓷器和2000余名乘客的中國巨型三梔帆船“泰興”號從福建廈門港啟航,駛往東南亞巴達維亞,不幸在印尼觸礁沉沒

2021-08-25

澎湃新聞

《閻瑞生》攝制與劇照之百年回觀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1921年7月1日國產片《閻瑞生》在上海夏令配克影戲院開映,一連七天場場爆滿,其后各地巡映也廣受歡迎,直至兩年后被民國當局以“有害社會”為由而…

2021-08-25

澎湃新聞

從“黑石號”出水瓷器、元青花等看海上陶瓷之路

瓷器是中國的發(fā)明,不但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還大量用于外銷,有著龐大的海外市場。從唐代沉船“黑石號”打撈出來的瓷器文物即是例證之一。元代的青花瓷器是伊斯蘭世界十分歡…

2021-08-25

澎湃新聞

從最大到最小的“院兒”,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館開幕

北京時間2021年8月24日晚,第17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在北京與威尼斯兩地舉行了開幕式。

2021-08-25

澎湃新聞

巴基斯坦裔女畫家紐約個展:細密畫中感受世界的融合

細密畫曾在宮廷、貴族中廣為流傳,有人將其稱為“伊斯蘭藝術的珍珠”。

2021-08-24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