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8年,山東淄博一個年僅十九歲的讀書人蒲松齡踏上科舉之路,參加縣、府、道考試,連奪三個第一,成為秀才,一時名聞鄉(xiāng)里。但此后蒲松齡卻屢試不中,直到兩鬢斑白依然科場失意。為了養(yǎng)家糊口,蒲松齡只能常年給人做幕僚或私塾教師。無處施展才華抱負、痛感世態(tài)炎涼的蒲松齡,自嘲一事無成更無一知己,開始寄情于文學創(chuàng)作。在自家陋室那間名為“聊齋”的小小書房里伏案筆耕,憑借著驚人的想象力寫出了《聊齋志異》,創(chuàng)造了一個至情至性的人鬼狐妖世界。公元1715年,七十六歲的蒲松齡溘然長逝?!读凝S志異》手稿蒙塵五十多年,直到公元1766年被刊刻于世,從此流布四海?!读凝S志異》自問世迄今三百余載,已成為公認的“中國文言小說高峰”,娛悅了無數讀者,豐富了億萬心靈。作為當之無愧的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它為漢語提供了優(yōu)美的典范。翻開本書,走進一個美輪美奐的奇異世界,感受古人的想象力,看清人性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