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畜牧、動物醫(yī)學、狩獵、蠶、蜂中國獸藥研究與應用全書:獸用化學藥物及應用

中國獸藥研究與應用全書:獸用化學藥物及應用

中國獸藥研究與應用全書:獸用化學藥物及應用

定 價:¥368.00

作 者: 曾振靈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獸藥研究與應用全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465788 出版時間: 2025-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了獸用化學藥物的分類、作用機制、合理使用方法及耐藥性等,并分門別類地詳細介紹了抗微生物藥、抗寄生蟲藥、消毒防腐藥、外周神經系統(tǒng)藥物、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物、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藥物、消化系統(tǒng)藥物、呼吸系統(tǒng)藥物、生殖系統(tǒng)藥物、自體有效物質和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體液和電解質平衡調節(jié)藥物、營養(yǎng)藥物、解毒藥。本書內容翔實,既具有理論指導性,又有實踐操作性,可作為農業(yè)院校動物醫(yī)學和動物藥學專業(yè)師生,以及獸藥研發(fā)機構和企業(yè)、第三方檢測機構、養(yǎng)殖企業(yè)等從業(yè)人員的良好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曾振靈,二級崗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室(SCAU)主任、國家獸藥安全評價(環(huán)境評估)實驗室(SCAU)主任等; 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藥理毒理學分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毒物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毒理學會獸醫(yī)毒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畜禽病原菌耐藥性的傳播機制及新獸藥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方面的研究; 獲國家和省部級獎項多項;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養(yǎng)對象;主持承擔了“973”項目“畜禽病原菌重要耐藥基因的傳播機制與流行規(guī)律”等科研項目4項;已在Microbiome、IntJAntimicrobAgents、FrontMicrobiol等國際刊物上發(fā)表SCI論文80余篇;獲授權發(fā)明專利20多項,國家新獸藥證書3個,主編或參編專著、教材5部。

圖書目錄

第1章總論1
1.1化學藥物在獸醫(yī)臨床的應用2
1.1.1獸用化學藥物的分類2
1.1.2化學藥物在獸醫(yī)臨床常用劑型4
1.1.3獸醫(yī)臨床常用給藥途徑8
1.1.4治療作用與不良反應10
1.1.5處方藥與非處方藥12
1.2病原微生物及應對感染的治療措施12
1.2.1病原微生物的類別及其生物學特性12
1.2.2應對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化學藥物治療措施17
1.2.3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感染化療21
1.3化學藥物防治動物疾病的歷史32
1.3.1國際獸用化學藥物的使用32
1.3.2我國獸用化學藥物的使用33
1.3.3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34
1.4化學藥物防治動物疾病與其他防治法的協(xié)調34
1.4.1化學藥物與中藥35
1.4.2化學藥物與益生菌36
主要參考文獻37
第2章獸用化學藥物作用的基本原理40
2.1藥物的作用方式及其應用41
2.1.1藥物的作用方式41
2.1.2藥物作用的臨床應用41
2.2藥物的作用基礎43
2.2.1藥物靶點類型43
2.2.2藥物受體和配體44
2.2.3藥物作用的特異性和選擇性46
2.3藥物在動物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生物轉化)和排泄47
2.3.1吸收47
2.3.2分布50
2.3.3代謝/生物轉化51
2.3.4排泄53
2.4藥代動力學模型55
2.4.1房室模型56
2.4.2非房室模型的統(tǒng)計矩分析58
2.4.3非線性模型59
2.4.4其他模型方法59
主要參考文獻60
第3章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與不良反應防范63
3.1細菌耐藥性64
3.1.1耐藥性產生機制64
3.1.2耐藥性傳播機制71
3.1.3細菌耐藥性控制73
3.1.4耐藥折點制定82
3.2不良反應防范93
3.2.1副作用93
3.2.2毒性作用95
3.2.3變態(tài)反應97
3.2.4繼發(fā)性反應98
3.2.5后遺效應99
主要參考文獻99
第4章獸用化學藥物的合理使用103
4.1概述104
4.2合理用藥的理論基礎104
4.2.1安全性是合理用藥的主要條件104
4.2.2有效性是合理用藥的首要目標105
4.2.3經濟性是合理用藥的重要指標105
4.2.4適當性是實現(xiàn)合理用藥的唯一措施106
4.3合理用藥的原則106
4.3.1正確的診斷和明確的用藥指征106
4.3.2熟悉藥物在靶動物的藥動學特征106
4.3.3預期藥物的治療作用與不良反應107
4.3.4制定合理的給藥方案107
4.3.5合理的聯(lián)合用藥108
4.3.6正確處理對因治療與對癥治療的關系108
4.3.7避免動物源性食品中的獸藥殘留108
4.4合理用藥的方法110
4.4.1開具處方的藥物應適宜110
4.4.2在適宜的時間,以公眾能支付的價格保證藥物供應110
4.4.3正確的調劑處方110
4.4.4以準確的劑量、正確的用法和用藥時間使用藥物111
4.4.5確保藥物的質量安全、有效112
主要參考文獻112
第5章抗微生物藥114
5.1磺胺類藥物及其增效劑115
5.1.1化學結構115
5.1.2作用機制116
5.1.3抗菌譜117
5.1.4耐藥性117
5.1.5藥代動力學118
5.1.6藥效動力學123
5.1.7用藥指南123
5.1.8臨床應用和劑型124
5.1.9安全性128
5.1.10常用磺胺類藥物132
5.2喹諾酮類藥物138
5.2.1化學結構138
5.2.2作用機制139
5.2.3抗菌譜140
5.2.4耐藥性141
5.2.5藥動學性質142
5.2.6臨床應用142
5.2.7不良反應143
5.2.8展望144
5.3喹吖惡啉類藥物146
5.3.1化學結構146
5.3.2作用機制147
5.3.3抗菌譜147
5.3.4耐藥性147
5.3.5藥代動力學148
5.3.6藥效動力學148
5.3.7臨床應用和劑型148
5.3.8安全性149
5.3.9常用喹吖惡啉類藥物149
5.4硝基咪唑類藥物149
5.4.1化學結構149
5.4.2作用機制150
5.4.3抗菌譜150
5.4.4耐藥性151
5.4.5藥代動力學151
5.4.6藥效動力學151
5.4.7臨床應用152
5.4.8安全性152
5.4.9藥物相互作用152
5.4.10劑型152
5.4.11常用硝基咪唑類藥物152
5.5β-內酰胺類藥物153
5.5.1化學結構153
5.5.2作用機制156
5.5.3抗菌譜157
5.5.4耐藥性160
5.5.5藥代動力學162
5.5.6藥效動力學172
5.5.7臨床應用175
5.5.8安全性183
5.5.9藥物相互作用185
5.5.10劑型188
5.5.11常用β-內酰胺類藥物191
5.6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195
5.6.1化學結構195
5.6.2作用機制196
5.6.3抗菌譜197
5.6.4耐藥性198
5.6.5藥代動力學199
5.6.6藥效動力學206
5.6.7臨床應用207
5.6.8安全性210
5.6.9藥物相互作用212
5.6.10劑型212
5.6.11常用藥物213
5.7氨基糖苷類藥物215
5.7.1化學結構215
5.7.2作用機制216
5.7.3抗菌譜218
5.7.4耐藥性218
5.7.5藥代動力學219
5.7.6藥效動力學224
5.7.7用藥指南224
5.7.8臨床應用226
5.7.9安全性232
5.7.10藥物相互作用235
5.7.11劑型236
5.7.12常用氨基糖苷類藥物236
5.8截短側耳素類藥物240
5.8.1化學結構240
5.8.2作用機制241
5.8.3抗菌譜241
5.8.4耐藥性242
5.8.5藥代動力學243
5.8.6常用截短側耳類藥物臨床應用243
5.9林可胺類藥物245
5.9.1化學結構245
5.9.2作用機制246
5.9.3抗菌譜246
5.9.4耐藥性246
5.9.5藥代動力學247
5.9.6常用林可胺類藥物臨床應用247
5.10四環(huán)素類藥物249
5.10.1化學結構249
5.10.2作用機制250
5.10.3抗菌譜250
5.10.4耐藥性251
5.10.5藥代動力學251
5.10.6藥效動力學252
5.10.7常用四環(huán)素類藥物臨床應用252
5.11酰胺醇類藥物255
5.11.1化學結構255
5.11.2作用機制256
5.11.3抗菌譜256
5.11.4耐藥性257
5.11.5藥代動力學258
5.11.6常用酰胺醇類藥物臨床應用259
5.12多肽類藥物261
5.12.1化學結構261
5.12.2作用機制262
5.12.3抗菌譜262
5.12.4耐藥性263
5.12.5藥代動力學263
5.12.6藥效動力學263
5.12.7常用多肽類藥物臨床應用264
5.13多糖類藥物266
5.13.1化學結構266
5.13.2作用機制266
5.13.3抗菌譜266
5.13.4耐藥性267
5.13.5藥代動力學267
5.13.6藥效動力學267
5.13.7常用多糖類藥物臨床應用267
5.14抗真菌藥與抗病毒藥269
5.14.1抗真菌藥269
5.14.2抗病毒藥279
主要參考文獻280
第6章抗寄生蟲藥283
6.1概述284
6.1.1抗寄生蟲藥分類284
6.1.2抗寄生蟲藥作用機制285
6.1.3抗寄生蟲藥面臨的問題287
6.2抗蠕蟲藥288
6.2.1驅線蟲藥288
6.2.2抗絳蟲藥321
6.2.3抗吸蟲藥332
6.2.4抗血吸蟲藥364
6.3抗原蟲藥367
6.3.1抗球蟲藥367
6.3.2抗錐蟲藥386
6.3.3抗梨形蟲藥392
6.3.4抗滴蟲藥396
6.4殺蟲藥399
6.4.1有機磷類化合物399
6.4.2擬除蟲菊酯類405
6.4.3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408
6.4.4其他414
主要參考文獻415
第7章消毒防腐藥421
7.1概述422
7.1.1消毒防腐藥作用機理422
7.1.2分類423
7.1.3消毒相關概念424
7.2影響防腐劑和消毒劑作用的因素425
7.2.1病原微生物類型425
7.2.2濃度和作用時間425
7.2.3溫度425
7.2.4濕度426
7.2.5pH值426
7.2.6有機物的存在426
7.2.7水質硬度426
7.2.8生物被膜427
7.2.9聯(lián)合應用和配伍禁忌427
7.3常用的消毒防腐藥的作用與應用427
7.3.1環(huán)境消毒藥427
7.3.2皮膚、黏膜消毒防腐藥435
7.3.3復方化學消毒劑439
7.3.4生物消毒劑440
7.4消毒劑耐藥性研究進展442
7.4.1消毒劑耐藥性現(xiàn)狀442
7.4.2消毒劑耐藥性產生的原因443
7.4.3消毒劑耐藥性產生的機制443
主要參考文獻446
第8章神經系統(tǒng)藥物448
8.1外周神經系統(tǒng)藥物449
8.1.1概述449
8.1.2化學結構與理化性質451
8.1.3作用機制455
8.1.4藥理作用457
8.1.5藥代動力學461
8.1.6藥效學465
8.1.7臨床應用467
8.1.8安全性470
8.1.9劑型472
8.1.10常見藥物474
8.2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物475
8.2.1鎮(zhèn)靜藥和安定藥475
8.2.2鎮(zhèn)痛藥492
8.2.3全身麻醉藥507
8.2.4中樞興奮藥518
主要參考文獻523
第9章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藥物528
9.1作用于心臟的藥物529
9.1.1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藥物529
9.1.2抗心律失常藥536
9.2促凝血藥和抗凝血藥539
9.2.1止血藥539
9.2.2抗凝血藥541
9.3抗貧血藥545
9.3.1鐵制劑546
9.3.2維生素B12547
9.3.3葉酸548
9.3.4促紅細胞生成素548
主要參考文獻548
第10章消化系統(tǒng)藥物550
10.1健胃藥和助消化藥551
10.1.1健胃藥551
10.1.2助消化藥554
10.2抗酸藥556
10.2.1化學結構556
10.2.2作用機制558
10.2.3抗菌譜558
10.2.4微生物對抗酸藥的耐藥性561
10.2.5藥代動力學563
10.2.6藥效動力學563
10.2.7臨床應用563
10.2.8安全性565
10.2.9藥物相互作用566
10.2.10劑型568
10.3止吐藥與催吐藥568
10.3.1止吐藥568
10.3.2催吐藥571
10.4增強胃腸蠕動藥572
10.4.1濃氯化鈉注射液573
10.4.2多潘立酮573
10.4.3西沙必利574
10.5制酵藥與消沫藥576
10.5.1制酵藥576
10.5.2消沫藥577
10.5.3制酵藥與消沫藥的合理選用578
10.6瀉藥與止瀉藥578
10.6.1瀉藥578
10.6.2止瀉藥583
主要參考文獻587
第11章呼吸系統(tǒng)藥物588
11.1祛痰藥589
11.1.1化學結構589
11.1.2作用機制590
11.1.3藥理作用591
11.1.4藥代動力學592
11.1.5臨床使用593
11.1.6安全性595
11.1.7藥物相互作用595
11.1.8劑型596
11.1.9常用藥物597
11.2鎮(zhèn)咳藥598
11.2.1化學結構598
11.2.2作用機制598
11.2.3藥理作用599
11.2.4藥代動力學600
11.2.5臨床使用601
11.2.6安全性601
11.2.7藥物相互作用602
11.2.8劑型和劑量603
11.2.9常用藥物603
11.3平喘藥604
11.3.1化學結構604
11.3.2作用機制605
11.3.3藥理作用608
11.3.4藥代動力學609
11.3.5臨床使用611
11.3.6安全性612
11.3.7藥物相互作用613
11.3.8劑型614
11.3.9常用藥物614
主要參考文獻615
第12章生殖系統(tǒng)藥物619
12.1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及其類似物620
12.1.1來源和結構620
12.1.2作用機制621
12.1.3藥理作用621
12.1.4臨床應用621
12.1.5安全性622
12.1.6常用藥物及其劑型623
12.2促性腺激素類藥物623
12.2.1結構和來源623
12.2.2作用機制624
12.2.3藥理作用624
12.2.4臨床應用624
12.2.5安全性624
12.2.6常用藥物及其劑型624
12.3生殖類固醇激素類626
12.3.1雌激素類藥物626
12.3.2孕激素類藥物627
12.3.3雄激素類藥物628
12.3.4前列腺素類藥物630
12.4子宮收縮藥631
12.4.1催產素631
12.4.2麥角新堿632
主要參考文獻633
第13章自體有效物質和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637
13.1自體有效物質638
13.1.1化學結構638
13.1.2作用機制639
13.1.3生物學或藥理作用643
13.1.4藥代動力學647
13.1.5臨床應用650
13.1.6安全性653
13.1.7相互作用654
13.1.8劑型655
13.1.9常用藥物656
13.2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658
13.2.1化學結構658
13.2.2作用機制661
13.2.3藥理作用663
13.2.4藥代動力學664
13.2.5藥效學668
13.2.6臨床應用670
13.2.7安全性672
13.2.8相互作用673
13.2.9劑型674
13.2.10常用藥物677
主要參考文獻680
第14章體液和電解質平衡調節(jié)藥物683
14.1水鹽代謝調節(jié)藥684
14.1.1化學結構684
14.1.2作用機制685
14.1.3藥理作用686
14.1.4藥代動力學687
14.1.5臨床使用688
14.1.6安全性689
14.1.7藥物相互作用690
14.1.8劑型和劑量691
14.1.9常用藥物692
14.2利尿藥和脫水藥693
14.2.1化學結構693
14.2.2作用機制694
14.2.3藥理作用694
14.2.4藥代動力學695
14.2.5臨床使用695
14.2.6安全性696
14.2.7藥物相互作用697
14.2.8劑型和劑量698
14.2.9常用藥物698
主要參考文獻699
第15章營養(yǎng)藥物702
15.1礦物元素703
15.1.1作用機制703
15.1.2臨床應用705
15.1.3常用藥物707
15.1.4劑型和劑量708
15.2維生素709
15.2.1作用機制709
15.2.2臨床應用711
15.2.3劑型和劑量714
主要參考文獻715
第16章解毒藥718
16.1概述719
16.1.1解毒藥定義與分類719
16.1.2解毒的基本原則719
16.2常用解毒藥物720
16.2.1有機磷化合物中毒的解毒藥720
16.2.2重金屬、類金屬中毒的解毒藥722
16.2.3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解毒藥726
16.2.4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藥727
16.2.5有機氟中毒的解毒藥729
16.2.6抗凝血類解毒藥730
主要參考文獻73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