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化學成分研究
第1章 原子光譜分析5
1.1 原子發(fā)射光譜分析 5
1.2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 11
第2章 X 射線光譜分析16
2.1 能譜儀 16
2.2 波譜儀 18
2.3 波譜儀和能譜儀的分析模式及應用 21
2.4 波譜儀與能譜儀的比較 22
第3章 X 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24
3.1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的基本原理 24
3.2 X射線光電子能譜實驗技術 27
3.3 X射線光電子能譜的應用 33
第4章 俄歇電子能譜37
4.1 基本原理 37
4.2 實驗方法 40
4.3 應用實例 43
4.4 AES方法的特點和局限性 47
第2篇 分子結構研究
第5章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52
5.1 電子躍遷類型及吸收帶 53
5.2 朗伯-比爾定律 56
5.3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57
第6章 分子發(fā)光光譜62
6.1 熒光和磷光的產生 62
6.2 激發(fā)光譜和發(fā)射光譜 64
6.3 影響熒光強度的因素 65
6.4 分子熒光光譜應用 66
第7章 振動光譜69
7.1 紅外光譜 69
7.2 激光拉曼光譜 90
第8章 核磁共振譜100
8.1 核磁共振譜法基本原理 100
8.2 1H核磁共振氫譜 104
8.3 13C核磁共振譜 109
8.4 核磁共振譜的解析 110
8.5 核磁共振技術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112
第3篇 物相結構研究
第9章 X 射線衍射122
9.1 X射線衍射儀工作方式 122
9.2 X射線衍射物相分析方法 123
9.3 MDIJade6在材料物相分析中的應用 127
第10章 電子衍射148
10.1 衍射斑的形成理論 149
10.2 各種結構的衍射花樣 153
10.3 衍射花樣分析 154
第4篇 微觀形貌研究
第11章 掃描電子顯微鏡167
11.1 電子束與固體物質的相互作用 167
11.2 各種信號的分辨率和作用區(qū)域 168
11.3 掃描電子顯微分析 169
第12章 透射電子顯微鏡175
12.1 襯度定義 176
12.2 透射電鏡的樣品制備 180
12.3 透射電鏡高分辨顯微圖像 183
12.4 透射電鏡其他應用技術 186
第13章 掃描探針188
13.1 掃描隧道顯微鏡 188
13.2 原子力顯微鏡 194
13.3 其他掃描探針顯微技術 197
參考文獻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