鯡魚,這種約10厘米長的小魚肉質鮮美、產量巨大,又易于捕捉,很早便成了歐洲人餐桌上的美味。在中世紀的時候,鯡魚作為“大海中的銀子”是用黃金和獸皮來交換的。財富和帝國建立在鯡魚之上,如果鯡魚魚汛沒有來,帝國就會衰落。鯡魚作為一個文化符號深入到歐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荷蘭人對鯡魚的感情就非同一般,他們常說荷蘭的崛起就是從銀白色的鯡魚開始的,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見到鯡魚的圖案。這本書的作者極富冒險精神,追溯了幾個世紀以來鯡魚豐富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并描述了它在幾個世紀內的冒險足跡,如果說今天很多人只知道鯡魚可以做成魚卷,本書作者則揭示了事實上這個物種是活潑而又優(yōu)雅的生物。作者對于鯡魚的捕撈工作,鯡魚在沿岸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極為熟悉,在本書中,他帶著幼時親切的生活體驗和成年后對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從文化學、歷史學、生物學、地理學等多角度追溯了鯡魚的文化象征,使本書的讀者在飽嘗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科學知識之余,體味到鮮活的創(chuàng)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