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內蒙古恐龍叢書”簡介數億年來,地球上出現過許多形形色色的動物,恐龍是其中最令人著迷的類群之一。恐龍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時期,在之后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成為地球上的霸主。那時,恐龍幾乎占據了每一塊大陸,并演化出許多不同的種類。目前世界上已經發(fā)現的恐龍有1000多種,而尚未被發(fā)現的恐龍種類或許遠超這個數字。你知道嗎?根據中國古動物館統(tǒng)計,截至2022年4月,中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命名了338種恐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xù)增長。目前,古生物學家在我國的26個省區(qū)市發(fā)現了恐龍化石,其中,內蒙古僅次于遼寧,是發(fā)現恐龍化石種類第二多的省區(qū)。內蒙古現有40多種恐龍被命名,種類豐富,有很多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如巴彥淖爾龍、獨龍、烏爾禾龍和繪龍等。你知道哪只恐龍創(chuàng)造過吉尼斯世界紀錄嗎?你知道哪只恐龍被稱為“沙漠王者”嗎?你知道哪只恐龍練就了“一指禪”功法嗎?這些問題,在“愛上內蒙古恐龍”叢書中,都能找到答案。“愛上內蒙古恐龍”叢書選取了12種有代表性的在內蒙古地區(qū)發(fā)現的恐龍,即巴彥淖爾龍、中國鳥形龍、臨河盜龍、臨河爪龍、烏爾禾龍、繪龍、鄂托克龍、阿拉善龍、鸚鵡嘴龍、巨盜龍、獨龍和耀龍,詳細介紹了這些恐龍的外形特征、發(fā)現過程以及家族成員等。每一種恐龍都有一張屬于自己的“名片”,還有精美清晰的“證件照”,讓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恐龍更加鮮活生動。希望通過本叢書的出版,讓大家看到內蒙古恐龍,乃至中國恐龍研究的輝煌成就,同時激發(fā)讀者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的“恐龍的故鄉(xiāng)”展廳內,記載著:內蒙古擁有豐富的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根據館藏資源,該叢書精選出內蒙古12種具有代表性的恐龍,從生活時期、棲息環(huán)境、食性、體型特征等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同時,還介紹了來自相同恐龍家族的其他成員。叢書的最大亮點是,插入與中國地質大學合作完成的內蒙古12種具有代表性恐龍的科學復原圖。其次,全書的配圖均是邀請專業(yè)科普插畫團隊繪制,他們用有趣的畫風重構趣意盎然的恐龍世界,帶你走進內蒙古恐龍時代,愛上內蒙古恐龍。再次,我社與武漢數傳集團聯合,把該叢書打造為融合出版類圖書,開發(fā)、匹配數字資源,如與恐龍對話、觀看恐龍視頻、玩轉恐龍拼圖等,讓青少年讀者在閱讀中擁有輕松、有趣的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