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山西是中國古代壁畫存量最多的地區(qū)。在中國古代藝術中蘊含著豐富的科技內涵,其中壁畫圖像描繪的世俗場景體現出紛繁多樣的古代物質文化遺產史,同時也是山西地域科技文化與社會潛流的內在表征,是發(fā)掘中國古代科技與文化的一座天然寶庫。本書選取山西明代寺觀壁畫中的農業(yè)、醫(yī)學、天學等方面內容對壁畫圖像進行展開研究。包括六大方面,從六個方面對山西明代寺觀壁畫中的科技與文化的內涵、意義和利用進行了提煉,同時對科技史研究甚至現代藝術創(chuàng)作如何借鑒壁畫包括其中大量的“宗教”圖像進行了獨立的思考。最后從社會民俗意蘊方面,充實了寺觀壁畫在社會生活中歷史沿革存在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