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同時代的北方: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歷史經驗與當代文化生產研究

同時代的北方: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歷史經驗與當代文化生產研究

同時代的北方: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歷史經驗與當代文化生產研究

定 價:¥65.00

作 者: 劉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8186934 出版時間: 2024-05-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東北之為“北方”的歷史,同時是它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工業(yè)基地、文化工業(yè)基地和另類現代性前沿的歷史。本書是文化研究學者劉巖教授的全新論著,以小說、評書、二人轉、影視劇、喊麥、春晚小品、先鋒藝術、城市改建等當代文化生產為主要媒介,結合長時段視野,探究“北方”歷史經驗的同時代性。在這一探究中,東北既是區(qū)域辯證的對象,也是嘗試以經驗克服景觀、由記憶解放想象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作者嘗試反思近年流行的“東北文藝復興”話語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實經驗,力圖面向未來發(fā)掘社會主義文化生產的歷史遺產。

作者簡介

  劉巖1978年生于沈陽,1997—2008年先后就讀于四川大學(獲文學學士和文學碩士)、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2004年起參加戴錦華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學文化研究工作坊,主攻東北研究、區(qū)域辯證視野下的文學與文化研究。著有《華夏邊緣敘述與新時期文化》(2011)、《歷史·記憶·生產——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文化研究》(2016)。

圖書目錄

導論 長時段的東北與同時代的北方
 
上編 區(qū)域史與生產史
 
第一章 作為“現代”紀念碑的老城:歷史化邊緣視角下的區(qū)域形塑
從開原城到老城:東北的現代化
老城的命運與“共和國長子”的意味
 
第二章 轉折年代的文化地方性問題與新中國文化工業(yè)基地的形成
地方性問題與現代中國文化的轉折年代
轉折年代的東北與文學地方性表述
新中國的東北文化工業(yè)基地及其“地方民間形式”生產
 
第三章 歷史媒介地理與講故事的藝術
“追車回電”的說書人
從媒介“中原”到景觀“東北”
 
第四章 新世紀東北喜劇的師 / 父表述與青年主體再生產
重寫父老:從“師傅”到“師父”
作為青年文化的“二人轉”與“喊麥”的父名
流散東北喜劇人懷舊中的無父之地
 
第五章 作為當代史書寫的東北作者電影和先鋒藝術
《鋼的琴》:“工人之子”的文化生產
“北方”藝術:從歷史在場到幽靈重返
 
下編 城市與敘事——沈陽作為方法
 
第六章 “銹帶”城市的生命政治與微時代的老 / 窮人
中國“銹帶”城市:修辭、空間與主體
微時代的“銹帶”城市
作為新窮人的老 / 窮人與重建普遍主義的方法
 
第七章 雙雪濤的小說與當代中國老工業(yè)區(qū)的懸疑敘事
歷史記憶與對話主體
對話性城市:作為歷史入口的迷宮
懸疑化的懷舊與寓言化的歷史
 
第八章 再現世紀之交:反自動化書寫與一座小說城的崛起
反自動化的“現實主義”
媒介環(huán)境反諷與底層經驗表達
自反的“東北性”與作為文學語言的“東北話”
傳統(tǒng)工人階級有機城市的文學紀念碑
 
第九章 《張醫(yī)生與王醫(yī)生》與跨場域的“東北文藝復興”話語
文本生產與空間生產
“非虛構”:媒介、主體與代碼
多義的“社會”與社會想象中的父親母親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