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研究對象是漢語歷層研究中的情緒思維層次漢語,一種以情緒形式為基本形式,以情緒義為基本內容的初級文明層次的漢語。本書選擇以文明進程為縱軸的歷層模式展開研究。歷史性研究模式符合人們對時間過程的自然感知習慣,具有厚實的心理和文化基礎,是人類主要的研究模式,輔以歷層研究模式。落實在基本內容的安排上,沿著“單純性情緒思維層次漢語系統(tǒng)-情理交融性情緒思維層次漢語系統(tǒng)-情緒思維層次漢語與相關問題”的順序展開。著重對情緒思維層次漢語研究的緣起、對象、內容、依據、思路、方法、語料等開篇性內容進行闡述。 研究價值有以下幾點。1.語言理論方面的價值。將切實地加強情緒思維層次漢語理論體系的建設,同時,也為整個漢語理論體系的建設提供深度的參考。情緒思維層次漢語理論體系落到實處并得以完善,不僅使情緒思維層次理論體系的建設本身得到加強,而且還因其在漢語歷層研究所及不同文明層次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地位以及與現(xiàn)行歷史性研究所用理論體系存在著的差異,可為整個漢語理論體系的建設提供有益的啟示和深度的參考。2.漢語事實方面的價值。將較大程度地補充和豐富漢語語言事實。情緒思維層次漢語所及內容,未挖掘的挖掘出來了,未理順的梳理清楚了,未辨清的辨析清楚了,零散的系統(tǒng)化了,則不僅可以得到較為完備的情緒思維層次漢語事實,還將較大程度地豐富漢語事實寶庫,為各類相關研究提供寶貴的語言資源。3.漢語應用方面的價值。情緒思維層次漢語在古今漢語中較普遍地存在,有的還是以一種較為隱蔽或特異的方式存在著的,需要得到合理的解釋。漢語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生且一直不間斷傳承至今的代表性語言,它一方面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少有待提升的空間,需要進行前衛(wèi)性規(guī)劃。情緒思維層次漢語的系統(tǒng)研究,可為如此種種需要提供一個歷層視角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