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 1
第一節(jié) 緣起 ……………………………………………………… 1
第二節(jié) 學術史 …………………………………………………… 8
第三節(jié) 方法……………………………………………………… 16
第一章 四裔偏向與本土回應………………………………………… 24
第一節(jié) 由域外到本部…………………………………………… 24
第二節(jié) 方法與文獻……………………………………………… 29
第三節(jié) 歐風美雨論高下………………………………………… 36
第四節(jié) 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 44
第五節(jié) 了解之同情……………………………………………… 51
第二章 歐美漢學界與中國學者……………………………………… 57
第一節(jié) 巴黎學派正統(tǒng)…………………………………………… 57
第二節(jié) 西北歐其他各國………………………………………… 67
第三節(jié) 從沙俄到蘇聯(lián)…………………………………………… 79
第四節(jié) 新大陸的影響…………………………………………… 90
第三章 溝通歐洲漢學的先進———陳季同述論……………………… 96
第一節(jié) “留學”與隨使…………………………………………… 97
第二節(jié) 折沖樽俎 ……………………………………………… 103
第三節(jié) 私債風波 ……………………………………………… 108
第四節(jié) 從保臺到革政 ………………………………………… 113
第五節(jié) 楚材晉用 ……………………………………………… 119
第四章 伯希和與中國學術界 ……………………………………… 124
第一節(jié) 敦煌劫寶 ……………………………………………… 125
第二節(jié) 禮尚往來 ……………………………………………… 133
第三節(jié) 文雅的樹敵藝術 ……………………………………… 146
第四節(jié) 蓋棺論定 ……………………………………………… 156
第五章 胡適與國際漢學界 ………………………………………… 161
第一節(jié) 留學結緣 ……………………………………………… 161
第二節(jié) 貴族與帝師 …………………………………………… 165
第三節(jié) 來華同好 ……………………………………………… 170
第四節(jié) 歐游識名家 …………………………………………… 181
第五節(jié) 關懷東亞 ……………………………………………… 190
第六節(jié) 彼岸炎涼 ……………………………………………… 203
第六章 東亞各國的學術交流———以中國研究為中心 …………… 209
第一節(jié) 游歷與新興東洋學 …………………………………… 209
第二節(jié) 中日學術交往 ………………………………………… 217
第三節(jié) 朝鮮與蒙古 …………………………………………… 229
第四節(jié) 由媒介而通道 ………………………………………… 236
第五節(jié) 魏建功與金九經 ……………………………………… 243
第六節(jié) 還期相敬莫相輕 ……………………………………… 248
第七章 近代日本留華學生 ………………………………………… 255
第一節(jié) 留學乎? 間諜乎? …………………………………… 255
第二節(jié) 學問的留學生 ………………………………………… 264
第三節(jié) 學習與生活 …………………………………………… 270
第八章 梁啟超的國學研究與日本 ………………………………… 280
第一節(jié) 肇始與先驅 …………………………………………… 280
第二節(jié) “耳痛”的書評 ………………………………………… 286
第三節(jié) 角逐東方文化事業(yè) …………………………………… 292
參考文獻 ……………………………………………………………… 298
人名索引 ………………………………………………………………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