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四書”的學術轉型與思想重建
上篇 早期儒學與“四書”探源
第一章 早期儒學的學術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作為六經之學的儒學
一 儒家、六經與三代文明
二 諸子學派與經典誕生
三 儒學與“六經”的相互生成
第二節(jié) 作為“四書”之學的儒學
一 “四書”原始形態(tài):“六經”以外立說的子學
二 “四書”的思想主體:士
三 “四書”的核心價值:道
第三節(jié) 作為傳記之學的儒學
一 儒家的歷史意識和現(xiàn)實關懷
二 傳記之學:整合六藝與諸子
三 子學轉化為傳記
四 傳記轉化為經典
第二章 士人政治態(tài)度與“四書”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jié) 先秦士人的政治態(tài)度與諸子思想
一 先秦士人的政治態(tài)度和人生選擇
二 依附王權的法家
三 疏離王權的道家
四 與王權合作的儒家
第二節(jié) “四書”與政道
一 儒家諸子與士君子
二 “四書”的仁政理念
三 “四書”的民本思想
四 “四書”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
第三節(jié) 儒家諸子與治術
一 儒家諸子的雙重身份:士人與大夫
二 不同身份認同的孟荀之爭
三 儒家諸子學及其衍化
第三章 儒家經學與兩漢政治
第一節(jié) 天人三策:儒生與帝王的共識與盟約
一 儒家士大夫與漢朝君主尋求合作
二 “天人三策”的政治協(xié)商
三 “天人三策”的歷史意義
第二節(jié) 董仲舒《春秋》大義與西漢政治
一 儒家士大夫及其漢代經學
二 《春秋》大義與伸君之法
三 《春秋》大義與屈君之法
第三節(jié) 《白虎通義》:政典和經典的結合
一 《白虎通義》:政典與經典的結合
二 作為帝國政典的《白虎通義》
三 作為儒家經典的《白虎通義》
第四節(jié) 兩漢奠定的治理結構:儒法互補
……
中篇 四書學成形與儒家思想傳統(tǒng)的重建
下篇 四書學思想的社會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