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1章如何保存招標文件1
11紙質版招標文件的保存1
12電子版招標文件的保存1
第2章如何讀懂招標文件2
21招標文件的通讀2
211準備工作2
212掌握招標文件結構2
213投標邀請書3
214投標人須知前附表10
215投標人須知14
216投標文件的審查和評標15
217招標內容及要求28
218政府采購合同(范本)29
219投標文件編制格式32
22招標文件的細讀32
221“知彼”32
222“知己”43
第3章招標文件有哪些“坑”49
31前后不一致49
311格式條款所致49
312與政策變動相關50
313其他52
32缺漏52
321評分項有空檔53
322評分表疑似缺項53
323附件缺漏53
33模棱兩可53
331資格類模棱兩可53
332評分類模棱兩可54
34滯后公布54
35資格類過高要求54
36評分類過高要求55
37投標時間過短55
第4章如何質疑招標文件、投訴、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56
41質疑56
411質疑的范圍、期限和形式56
412質疑的對象56
413質疑的內容57
414質疑函的內容58
415質疑的注意事項58
42投訴59
421投訴的范圍、期限和形式59
422投訴的對象59
423投訴的內容59
424質疑答復函的內容59
425投訴書的內容59
426投訴的注意事項60
43行政復議60
431行政復議的范圍、期限和形式60
432行政復議的對象61
433行政復議的內容65
434行政復議申請書的內容65
435申請行政復議的注意事項65
44行政訴訟66
441行政訴訟的范圍、期限和形式66
442行政訴訟的對象67
443行政訴訟的內容67
444行政訴訟當事人67
445證據(jù)68
第5章如何制定投標決策75
51制定決策目標75
511目標和目的易混淆75
512決策目標的四大指征76
513決策目標的類型76
52中標路徑分析77
521細致77
522精致78
523極致78
53決策之一:取與舍的評估78
531避免當“陪練”78
532如何應對“意向中標人”80
54決策之二:得與失的評估82
541是質疑、投訴……還是靜觀其變83
542請專家的得與失84
第6章如何編制投標文件86
61形式審查巧應對86
611紙質標形式審查巧應對86
612電子標形式審查巧應對87
62資格審查巧應對88
621基本資格審查巧應對88
622專業(yè)(行業(yè))資格審查巧應對100
623特殊資格審查巧應對105
624投標函審查巧應對106
625投標保證金繳交巧應對107
63符合性審查巧應對108
631有效性108
632完整性109
633響應性117
64技術商務得分巧應對120
641評分類型120
642客觀分的主觀認定與主觀分的客觀認定122
643決策之三:警醒評委漏與全123
644決策之四:提醒評委對與錯123
645決策之五:喚醒評委好與差124
646決策之六:開門見山125
647決策之七:直擊痛點125
648決策之八:拋磚引玉125
649決策之九:一舉數(shù)得126
6410決策之十:先入為主126
6411決策之十一:錦上添花126
6412決策之十二: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128
6413決策之十三:順勢而為128
6414決策之十四:韓信用兵多多益善129
65報價得分巧應對130
651決策之十五: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130
652決策之十六:四兩撥千斤130
第7章如何編制其他響應文件131
71響應文件的類型131
72談判響應文件的編寫131
721只對報價進行談判的項目131
722需要對技術要求進行談判的項目132
73詢價響應文件的編寫132
74單一來源采購響應文件的編寫132
75磋商響應文件的編寫132
751非PPP項目132
752PPP項目132
參考文獻133
案例索引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