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錦添自傳:向前邁進的日子葉錦添出生于香港,父親愛好粵劇,他便常常跟隨父親進入演出后臺,嘗試用相機記錄下演員候場時的神情和狀態(tài);哥哥從事攝影工作 , 他就跟著哥哥學習攝影;他也偏愛繪畫,感受和琢磨著用筆觸搭建起畫中世界的妙趣。在父親和兄長的浸潤下,升入大學時,葉錦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攝影專業(yè),希望可以用視覺語言傳達自己的感知,建立由技藝走向美的連接。大學時的葉錦添整日泡在圖書館中,幾乎讀遍了所有關于西方藝術的書籍,又為了沉浸式地學習、體悟西方文化而踏上了歐洲游學的旅程。而后,他又合作過眾多知名導演,如吳宇森、李安、馮小剛、蔡明亮、陳國富、關錦鵬、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烏爾善等。如今,他是時代頂尖的藝術大師,也是永遠游走在探索與突破之路上的求學者,他一直對世界多樣性保持開放、好奇,一直在融合和創(chuàng)造。葉錦添的創(chuàng)意美學:奔向無限透明的藍這是葉錦添的創(chuàng)意美學筆記,也是他大半生的藝術思考和實踐。無論是做藝術指導還是服裝造型設計,抑或是一個導演、一個藝術家、一個寫作者,葉錦添都是一邊專心致志,一邊神游八荒,在這種矛盾且統(tǒng)一的狀態(tài)中,他才能達到他想達到的境界——既要做到極致,又要找到足夠多的可能性。 藝術就是創(chuàng)作,葉錦添說:“找到那個目的,一直為了那個目的創(chuàng)作。我們很難找到標準答案,因為沒有固定的答案。” 與眾多各個領域的大家合作過之后,他拼命汲取著藝術的養(yǎng)分,比如,他這樣評價李安:“李安的電影永遠是在一個含蓄、高雅的感覺中,如一支銀針般刺痛了神經,令人過目不忘。他深刻地認識自我,勇于嘗試不同的題材,克服地域文化的差異,而那種隱藏的士大夫情懷,卻從不缺席。” 他從西方看到東方,從東方看到西方,將東西方融合,詮釋出獨有的“新東方主義”美學,道家、佛家、儒家、歐美現代文化、日本藝術,都成為他的養(yǎng)分。在這無邊際、無界限的吸收與學習中,他交出的作品也擁有了無限的想象力和沖擊力,令人驚艷,難以復制。 本書全面展示了葉錦添的創(chuàng)作理念、美學感悟、美學實踐、審美養(yǎng)成等,無論是想全方位地了解葉錦添,還是想要提升自己的藝術眼光和審美修養(yǎng),皆可閱讀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