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導論——道教的道與術
節(jié) 道家、道教與道學
第二節(jié) 道、學、術
第三節(jié) 道、術與道學史的分期
第四節(jié) 從道、術關系看道教的宗教性特質
第五節(jié) 從道、術關系看道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第二章 道教的思想淵源
節(jié) 巫術、方術與道家的產生
第二節(jié) 老子與《老子》
(一)老子其人其書
(二)形而上的玄道
(三)玄道之術的開端
(四)《老子》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第三節(jié) 老子弟子的思想
(一)楊朱學派與庚桑楚學派的思想
(二)《文子》及其思想
(三)范蠡及其思想
(四)《列子》及其思想
第四節(jié) 《莊子》及其思想
(一)玄奧精深的道
(二)道向術的貫通
(三)術的鋪設
(四)《莊子》對后世的影響
第五節(jié) 戰(zhàn)國晚期的道家思想
(一)稷下道家
(二)《黃老帛書》《鷂冠子》及其思想
(三)《韓非子》及其思想
第三章 秦漢和三國時期的道家與道教
節(jié) 秦漢道家思想
(一)《呂氏春秋》
(二)黃老道家
(三)《淮南子》
(四)《老子指歸》
(五)《老子河上公章句》
第二節(jié) 秦漢社會思潮的演變與道教的產生
第三節(jié) 《太平經》以度世為本的道術體系
(一)“元氣行道”的形上學
(二)一分為二與一分為三
(三)“太平”度世的王道之術
(四)承負報應的倫理思想
(五)重生力行
(六)內修方術的理論探索
(七)眾術的薈萃
(八)語言崇拜
(九)《太平經》的歷史地位
第四節(jié) 五斗米道的道術思想
(一)《老子想爾注》的思想
(二)五斗米道的術
(三)五斗米道的發(fā)展
第五節(jié) 《 參同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