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力圖契合高等教育各學科通識教育中對于中國語言文字基礎教學的需求,改變了以往部分教材或類同大眾讀物,或研究意味過重,或堆砌知識面面俱到等傾向,突出了導論性或引論性,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字例,貫徹學練結合及問題帶動,為適應研究型大學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做好鋪墊。 本教材將漢字文化研究中所觸及的各類型文化領域及事項,以及系統(tǒng)龐雜、頭緒紛繁的研究對象和內容,釐析聚合為三: 梳理漢字發(fā)展演變史:書體——甲、金、篆、隸、草、行、楷;載體——甲骨、青銅、陶瓦磚、貨幣、璽印、石刻、簡牘、帛、紙; 分析漢字承載文化的若干領域:政治、思想、思維、美學元素; 形成重要理念、探討重大問題:網絡語言文字、漢字熱、漢字數字化、規(guī)范化、繁簡之爭、漢字國際推廣、漢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