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作業(yè)改革新視角

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作業(yè)改革新視角

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作業(yè)改革新視角

定 價:¥56.00

作 者: 張豐
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134914 出版時間: 2023-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面向有一定理論興趣的中小學教師和研究中小學教學的專業(yè)工作者的,希望能“雅俗共賞”的一本書。它來自十余年的對教學改革實踐的觀察,以“學習任務”為切入點,通過比較豐富的案例來說明課堂教學的道理;又嘗試以“學習設計”為關鍵詞,構建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邏輯,以作為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實踐的理論與方法指導。

作者簡介

  張豐:博士,研究員,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主要從事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評價研究、校本研修與學校教學管理研究,主要負責浙江省校本教研項目、中小學教學改革項目、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項目、STEM教育與項目化學習項目等。出版《從問題到建議——中小學教育研究行動指南》《重新定義學習:項目化學習15例》《項目化學習慕課研修手冊》等書籍,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校本研修與作業(yè)改革兩項成果曾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學習是如何發(fā)生的

如何讓“講臺上的學習”變?yōu)椤罢n桌上的學習”?其關鍵不是教師為課堂準備的精彩言辭,而是教師為學生策劃的學習任務。是任務承載著學習,讓學

習發(fā)生在課桌上;是任務承載著問題,促進思考的真正發(fā)生。

一、學習的發(fā)生機制——基于課例的思考 / 3

(一)學習發(fā)生的標志是什么 / 3

(二)學習的發(fā)生以何來承載 / 5

(三)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應該是什么 / 6

(四)學習的成效應該體現(xiàn)在哪里 / 8

二、學習設計的基本模型 / 11

(一)學習設計的意義:相對于教學設計的討論 / 11

(二)“學習中心”課堂中的新學教關系 / 12

(三)促進學習的教師行為模型 / 15

(四)從課堂學習活動設計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 17

三、學習任務設計:作業(yè)改革新視角 / 18

(一)作為自主學習任務的作業(yè) / 18

(二)任務的視角:作業(yè)與相近概念的辨析 / 19

(三)作業(yè)改革的進階思路 / 21

四、學習設計為何要聚焦任務 / 22

(一)學習任務是推動有效學習、轉變學習方式的抓手 / 23

(二)聚焦學習任務設計已是教學設計領域的共識 / 23

(三)在學習任務的豐富變式中體會面向未來的學習 / 23

第二章 指向學習的教學設計理論的發(fā)展

國際上正傾向于用 learning(學習)來表達 education(教育)的真諦,以體現(xiàn)教育活動的“學習”本質。歷經(jīng)百年發(fā)展的教學設計研究已進入“學習中心”的新時期,從學科本位的教學設計向學生本位的學習設計靠近。

一、教學設計研究的發(fā)展與嬗變 / 27

(一)作為“聯(lián)系科學”的教學設計理論 / 27

(二)西方“以學習者為中心”教育思想的發(fā)展 / 28

(三)建構主義學習觀推動教學設計研究方向的轉移 / 30

(四)學習轉型呼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 / 32

二、學習任務設計:教學設計研究的新焦點 / 33

(一)安德森的有效教學模型 / 33

(二)梅里爾的首要教學原理 / 36

(三)范梅里恩伯爾的綜合學習設計模式 / 38

(四)任務中心教學與基于問題的學習 / 40

(五)任務學習的豐富變式 / 44

三、聚焦任務的教學設計模式的啟示 / 45

(一)聚焦任務有何意義 / 45

(二)聚焦什么樣的任務 / 46

(三)如何理解任務并透視學習的機制 / 46

(四)教師如何運用任務指導學習 / 47

第三章 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

學習任務是學習的支架與組織推進工具;學習目標是任務的方向說明,同時也是學習意義的體現(xiàn);學習資源是任務的具體承載,呈現(xiàn)學習內容與要求。學生往往是依著資源,循著任務(問題)而奔向目標。

一、課堂學習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 / 51

(一)學習目標 / 53

(二)學習資源 / 59

(三)學習任務 / 63

二、課堂教學過程設計:關注學習者與學習指導者 / 66

(一)學習者與學習社群 / 66

(二)學習組織者與指導者 / 69

三、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的原則 / 69

(一)任務設計優(yōu)先 / 70

(二)展開理解過程 / 71

(三)轉變學習方式 / 76

(四)促進自主學習 / 79

(五)端正過程評價 / 82

四、透過課堂模式看學習設計 / 84

(一)基于預學的合作學習——目標驅動的內容模式 / 84

(二)問題驅動的探究學習——任務驅動的過程模式 / 89

(三)學教方式的豐富變式 / 92

(四)“課堂變革”與“課堂轉型” / 94

五、學習設計的簡要流程 / 97

(一)選擇學教方式 / 97

(二)確定學習目標 / 98

(三)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 / 98

(四)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 / 98

第四章 學習任務的變式設計

要達成不同的學習目的,實現(xiàn)不同的學習機制,學習任務也有許多變式設計的思路。如何從功能的視角指導學習任務的設計,促進知識理解、推動問題探究、深化體驗感悟、探索評價引領,賦予學習任務明確的目的。

一、促進知識理解的學習任務的設計 / 101

(一)“閱讀—思考”:知識學習的基礎形式 / 101

(二)“聯(lián)系—還原—建構—遷移”:促進深度思考的學習設計 / 103

二、推動問題探究的學習任務的設計 / 108

(一)從“引導探究”到“自主探究”/ 108

(二)從基于情境的探究到深入實踐的探究 / 111

三、深化體驗感悟的學習任務的設計 / 113

(一)促進實踐體驗 / 114

(二)促進感悟內省 / 117

四、促進學習的課堂評價任務的設計 / 120

(一)紙筆測驗的改進 / 120

(二)開放性任務的評分與反饋 / 122

(三)作為學習指導提綱的評價檢核表 / 124

(四)基于量規(guī)的表現(xiàn)性評價任務 / 126

(五)師生協(xié)商構建評價標準的學習設計 / 129

第五章 課內外學習任務的整體設計

當作業(yè)的功能得以拓展后,作業(yè)不再是狹義的“練習”,而是廣義的“任務”,它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體現(xiàn)。就像均衡飲食的道理一樣,學習設計應該兼顧各種功能類型的作業(yè),善于綜合運用各種功能類型的作業(yè),促成有效學習。

一、從功能的視角認識作業(yè)的意義 / 137

(一)激發(fā)興趣的作業(yè) / 139

(二)引導學習進程的作業(yè) / 139

(三)實踐性作業(yè) / 141

(四)知識整理作業(yè) / 142

(五)積累性作業(yè) / 144

二、整體研究課堂學習設計與作業(yè)設計 / 145

(一)教學實踐中的作業(yè)問題及對策 / 145

(二)根據(jù)學習時段設計功能適切的學習任務 / 146

(三)貫通課內外學習的作業(yè)設計 / 148

三、預學任務的設計 / 153

(一)預學任務: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支點 / 153

(二)預學任務的主要功能 / 154

(三)預學任務的常見類型 / 158

(四)預學任務的設計策略 / 162

四、隨堂任務的設計 / 166

(一)支持獨立學習的隨堂任務 / 166

(二)促進合作學習的隨堂任務 / 170

(三)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原則 / 176

五、課后任務的設計 / 180

(一)同步作業(yè) / 181

(二)周末作業(yè) / 182

(三)單元作業(yè) / 184

(四)假期作業(yè) / 186

第六章 項目化學習任務的綜合設計

項目化學習可以被視為“長程作業(yè)”,是突破課堂時空的素養(yǎng)導向的學習,促進學生認知學習與社會性成長的結合。

一、項目化學習的實踐要素 / 191

(一)關于項目化學習的多方理解 / 191

(二)項目化學習活動的要素 / 193

(三)機制有異的四類任務 / 195

(四)核心任務與支持性活動 / 196

二、驅動性問題的設計 / 198

(一)驅動性問題的要素與表述 / 198

(二)設計驅動性問題的常見路徑 / 200

(三)通過驅動性問題關聯(lián)學習目標 / 201

(四)對驅動性問題的自我考量 / 202

三、任務進程的規(guī)劃 / 204

(一)依據(jù)問題解決思路規(guī)劃學習任務 / 204

(二)依據(jù)學科知識邏輯規(guī)劃學習任務 / 205

(三)依據(jù)學習領域的內在邏輯規(guī)劃學習任務 / 207

(四)學習活動策劃:多類型學習活動的組合 / 209

四、嵌于支持性學習工具中的任務 / 213

(一)問題單與問題整理 / 213

(二)STW 工具 / 214

(三)AEIOU 觀察表 / 216

(四)角色扮演圓桌會議 / 218

五、表現(xiàn)性評價的設計 / 220

(一)關于過程參與的評價工具 / 221

(二)關于思維發(fā)展的評價工具 / 223

(三)關于成果展示的評價工具 / 225

參考文獻 / 229

后記 / 23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