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地球科學的學科體系
第二節(jié) 地球科學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地球科學研究的主要趨向
上篇 固體地球科學
第二章 宇宙環(huán)境與地球的誕生
第一節(jié)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節(jié) 地球的起源
第三節(jié) 地球的物理性質及其應用
第三章 地球內部層的特征及其意義
第一節(jié)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jù)
第二節(jié)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第三節(jié) 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物質組成及物理狀態(tài)
第四節(jié) 地球不同圈層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地球物質組成
第一節(jié) 礦物概述
第二節(jié) 礦物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jié) 礦物分類和重要礦物簡介
第四節(jié) 礦物的識別和利用
第五節(jié) 巖石概述
第六節(jié) 火成巖
第七節(jié) 沉積巖
第八節(jié) 變質巖
第五章 生命演化與地質年代
第一節(jié) 化石與生命演化
第二節(jié) 地質年代
第六章 地球運作的方式:板塊構造
第一節(jié) 大陸漂移學說
第二節(jié) 海底擴張學說
第三節(jié) 板塊構造學說
第七章 造山作用與地殼變形
第一節(jié) 造山作用
第二節(jié) 應力、應變與變形
第三節(jié) 褶皺與斷裂
第四節(jié) 地殼變形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第八章 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金屬礦產資源
第三節(jié) 非金屬礦產資源
第九章 能源
第一節(jié) 石油與天然氣
第二節(jié) 煤
第三節(jié) 核能
第四節(jié) 地熱資源
中篇 表層地球科學
第十章 大氣基本特征
第一節(jié) 大氣組成成分
第二節(jié) 溫度和熱力過程
第三節(jié) 水汽和水循環(huán)過程
第四節(jié) 大氣中的力和大氣環(huán)流
第五節(jié) 大氣污染
第十一章 海洋的物理與化學過程
第一節(jié) 海洋的物理過程
第二節(jié) 海洋的化學過程
第十二章 海底構造與礦產
第一節(jié) 大陸邊緣
第二節(jié) 深海盆地
第三節(jié) 巖漿活動與海山
第四節(jié) 洋中脊
第五節(jié) 海底礦產
第十三章 大陸地貌與演變
第一節(jié) 河流作用與河流地貌
第二節(jié) 冰川作用與冰川地貌
第三節(jié) 風力作用與風成地貌
第四節(jié) 構造作用與構造地貌
第五節(jié) 地貌演變
第十四章 自然災害與防災減災
第一節(jié) 自然災害概述
第二節(jié) 內動力作用相關自然災害
第三節(jié) 重力作用相關自然災害
第四節(jié) 外動力作用相關自然災害
第五節(jié) 減輕自然災害
下篇 地學大數(shù)據(jù)與地球系統(tǒng)科學
第十五章 地球觀測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地球觀測系統(tǒng)概述
第二節(jié) 大氣觀測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海洋觀測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陸地觀測系統(tǒng)
第五節(jié) 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GNSS)
第十六章 地學大數(shù)據(jù)發(fā)展與變革
第一節(jié) 地學大數(shù)據(jù)的起源與演化
第二節(jié) 地學研究范式革命
第三節(jié) 地學大數(shù)據(jù)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地學大數(shù)據(jù)發(fā)展方向
第十七章 地球系統(tǒng)科學
第一節(jié) 地球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地球系統(tǒng)科學發(fā)展簡史
第三節(jié) 問題引領下的地球系統(tǒng)科學
第四節(jié) 數(shù)據(jù)驅動下的地球系統(tǒng)科學
附錄 杭州地區(qū)地質觀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