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沖突是指政治體系中的不同政治主體,由于利益和價值觀的不一致而圍繞政治權力產生的對立與矛盾。在現代社會,政治沖突已成為民主政治的常態(tài)運作方式和基本外在表征。無論是在制度成熟的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和地區(qū),還是處于制度變遷和民主化過程中的轉型國家和地區(qū),抑或是徘徊在民主制度邊緣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都存在著大量的、以不同形式所呈現的政治沖突現象。由于特殊的歷史條件、文化傳統(tǒng)、經濟社會發(fā)展階段和民主化進程,臺灣地區(qū)的政治沖突對于政治體系和民主制度的沖擊和考驗尤為顯著,成為影響民主品質和民主鞏固的關鍵因素?!杜_灣地區(qū)政治沖突研究》主要以臺灣地區(qū)在政治和社會變遷中的政治沖突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沖突的基本內容和特征,以及政治沖突的制度環(huán)境和社會結構,闡述在政治沖突的擴展和變異過程中不同政治和社會行為主體的自身力量消長、基本立場、利益結構、價值取向、應對策略以及相互之間的競合關系,由此找到臺灣民主體制變異和民主發(fā)展困境的內在根源和基本邏輯,為提升臺灣地區(qū)的民主品質,控制政治沖突的范圍和烈度,加強政治沖突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水平,實現不同基本政治價值的均衡發(fā)展提出框架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