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編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國家現行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全面、系統、客觀地記述斷限內臨沂市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方面的發(fā)展變化。《臨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是2001年版《臨沂地區(qū)志》的續(xù)志,共分3冊分別出版。記述上限為1995年建立地級臨沂市,下限至2010年。為體現事物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部分內容適當上溯或下延(下延文字以楷體字置括弧內)。卷前彩頁、編題頁照片突破斷限。《臨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索引等體裁,以志為主。首設綜述,次設大事記,中為各專志,共分31編;后設人物、附錄、索引、編后記。各專志根據事以類從、類為一志,并兼顧社會分工,章節(jié)體與條目體相結合的原則設置。分編、章、節(jié)、條目(五號黑體,頂格單獨一行)、子目(五號黑體,段首空2字)、次子目(五號楷體)六個層次;對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但性質相同的事物,均納入同一編、章、節(jié)、目中。不同編、章、節(jié)、目中出現相同內容時,注明“參見”位置,做到事不重出。為反映事業(yè)發(fā)展的全貌及興衰起伏變化,多數編、章前設無題概述或小序。內文中表格或圖表標明序號,序號采用2個阿拉伯數字,一個數字為編的序數,第二個數字為編內表的序數,如“表4-2”,指第四編第二個表?!杜R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為突出地方特色和時代特色,特設商貿專業(yè)批發(fā)市場、旅游、工業(yè)園區(qū)、文物等編?!杜R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大事記以編年體為主,兼用紀事本末體。《臨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人物傳略收錄范圍為本籍人物、外籍在本地人物和本籍在外地人物。以志書斷限內人物為主,適當復載少量歷史重要人物,補記部分《臨沂地區(qū)志》漏記人物。遵循生不立傳的原則;排列以卒年為序。人物名錄列表記述,分革命烈士,省級以上勞動模范及勞動獎章獲得者、省級以上先進工作者,獲國務院頒發(fā)特殊津貼專家、市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入志資料主要來自檔案及報刊、年鑒等文獻,部分資料采自政府部門網站,由志書初稿承編單位及志稿編輯人員征集。統計數據以統計局資料為準,統計局未有的,以行業(yè)主管部門提供的資料為準。所用資料一般不注明出處。表中的“一”,表示此數缺失或未作統計。《臨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以記述文體為主,語言力求嚴謹、簡潔、準確、流暢,使用現代漢語書面語言。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為依據,使用標準的簡化字。統計數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計量單位一般采用國家現行法定計量單位,少數地方保留“畝”“斤”等市制單位?!杜R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采用公元紀年,個別地方使用歷史紀年的,則括注公元紀年?!杜R沂市志(1995-2010 第一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對頻繁使用的名稱,首次用全稱,以后用簡稱。如“中華民國”簡稱為“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為“新中國”,“中國共產黨”簡稱為“中共”?!爸袊伯a黨臨沂市委員會”簡稱為“臨沂市委”或“市委”,“臨沂市人民政府”簡稱“市政府”。部分專用名詞或詞組適當采用括注,其余采用頁末注。地名的使用,以市政府地名機構公布的地名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