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者史鐵生(1951—2010),出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自稱是“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史鐵生創(chuàng)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shù)的人。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師從沈從文先生,被譽為“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季羨林(1911—2009),中國山東省聊城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其他作者老舍(1899—1966),本名舒慶春,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京派文學領袖、杰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寫作樸素、凝練、口語化,充滿著強烈的時代精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被譽為語言大師。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成立創(chuàng)造社,出版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豐子愷(1898—1975),浙江嘉興人,師從弘一法師,學貫中西,是現(xiàn)代著名畫家、散文家、翻譯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著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等。周作人(1885—1967),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現(xiàn)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鄭振鐸(1898—1958),我國現(xiàn)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梁遇春(1906-1932)是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師從葉公超等名師。其散文風格另辟蹊徑,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寫多篇著作,被譽為“中國的伊利亞”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實秋。中國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其散文名篇膾炙人口,是真正深入街頭巷尾的文學經典,被譽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廬隱(1898—1934),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xiāng)人。筆名廬隱,有隱去廬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與冰心、林徽因齊名并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梁實秋(1903—1987),出生于北京,浙江杭縣(今余杭)人。我國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華人文學界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一生留下兩千多萬字著譯的文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