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法老圖坦卡蒙的墓葬被譽為2O世紀埃及考古學最 偉大的發(fā)現之一。歷經15年苦苦追尋,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于1922 年底,在古埃及新王國首都底比 斯的尼羅河西岸帝王谷找到了它。在墓葬中,共發(fā)現 了 5OOO 余件精美絕倫的各式隨葬品,其中法老的黃金面具、成套的金棺、各類寶石與黃金制成的裝飾品尤為出名。圖坦卡蒙的墓葬不再僅僅是一個考古發(fā)現,更是一個持續(xù)了百年的文化現象。圖坦卡蒙也因這些寶物成為所有埃及法老中最知名的一位,盡管他死后數千年不為人知。 英國的埃及考古學家托比·威爾金森在《圖坦卡蒙的號角》一書中,采用獨特的視角和切入點來看這座墓葬及出土物件。他沒有把重點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發(fā)現該墓葬的過程上,也沒有對這位少年法老短暫的一生以及他統(tǒng)治期間埃及在政治上的分崩離析過多著墨,而是通過法老的隨葬品,詳細介紹流光溢彩的古埃及文化及其深遠影響。從5OOO余件隨葬品中,他選取了1OO件器物,劃分成1O組,按照1O個主題全面介紹了古埃及文明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宗教信仰、王權政治、 貿易網絡、科學技術、日常生活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輛黃金裝飾的戰(zhàn)車展現了當年埃及技術的先進。面包、盛放水果的籃子和酒壇則反映了尼羅河谷的富饒和當地人民享用筵席的豐盛。努比亞的烏木與利比亞沙漠玻璃制作的首飾也說明埃及貿易活躍和外交網絡地域廣闊。剃須用具和棋盤又透露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角……如今,墓葬中感人至深的物件—圖坦卡蒙的號角(銀號角)所代表的圖坦卡蒙時代的音樂,已經和他本人一樣灰飛煙滅,僅空留往日的回響,是那些遙遠過去的遺存。好在通過這些隨葬品,我們仍能喚醒圖坦卡蒙的世界以及他作為象征所代表的古埃及文明。本書見解精辟獨到、敘述翔實生動、文物精彩紛呈,所描繪的古埃及歷史、人民和文化遺留令人動容。歷史、考古、藝術、文化愛好者以及對法老時代的埃及感興趣的讀者,一定能在閱讀本書中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