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二版(MEGA2)的基礎之上,對青年馬克思重要文本《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一次重新探討。基于新的文本基礎,本書認為,正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一筆記本”的第一部分中,馬克思延續(xù)了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的批判工作,實現了對地租問題的最終解決。于是,“異化勞動”正是馬克思對“主語”在現實市民社會中的存在狀態(tài)的描述。市民社會是馬克思闡述自己的歷史觀的切入點,它在客觀上展現為工業(yè)對地產的勝利,在主觀上造就了馬克思關注的主體——人的內在本質,即勞動。因而,馬克思預設的本真狀態(tài)也就只能是“自由自覺的活動”,而非所謂“自由自覺的勞動”。基于MEGA2的文獻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序言”中提到的所謂“最后一章”實際上并未在文本的意義上成為現實。青年馬克思只是提出了諸多自身尚無法真正解決的問題。于是,隨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推進,我們將不斷地重新回到這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理論定位也將越來越精細化和科學化,從而“青年馬克思”的思想形象也將被重新建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