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兩岸 “大交往機制” 的提出與論證
第一節(jié) 兩岸 “大交往機制”: 概念提出與意涵廓清
第二節(jié) “兩岸內” 交往機制: 兩岸民眾的交往機制
第三節(jié) “ 兩岸間” 交往機制: 兩岸公權力機關的交往機制
第四節(jié) “兩岸外” 交往機制: 兩岸在國際社會的交往機制
第二章 兩岸交往與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正當性危機及其消解
第一節(jié) 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正當性: 概念闡釋與理論要素
第二節(jié) 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正當性的危機: 認同危機與民意認受性
第三節(jié) 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正當性的基礎: 從民族主義到民眾參與
第四節(jié) 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正當性的強化: 參與民主下的機制建構
第三章 兩岸公權力機關的交往機制
第一節(jié)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的核心地位
第二節(jié)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的組織模式構建
第三節(jié)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的程序設計
第四節(jié)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下兩岸政治性合作的前景
第四章 兩岸法制的形成機制與實施機制
第一節(jié) 兩岸法制的概念和淵源
第二節(jié) 兩岸涉對方事務立法的完善與實施
第三節(jié) 兩岸協議體系的完善與實施
第五章 法治型兩岸關系發(fā)展模式與兩岸交往制度依賴的形成
第一節(jié) 兩岸涉對方事務政策之脈絡敘述與評析
第二節(jié) 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政策依賴及其弊病
第三節(jié) 兩岸交往機制與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制度依賴及其形成
第四節(jié) 兩岸交往機制與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階段性轉變
第六章 兩岸交往綜合性框架協議與兩岸交往機制的規(guī)范化
第一節(jié) 兩岸交往綜合性框架協議的總體思路
第二節(jié) 《海峽兩岸交往綜合性框架協議》(建議稿)逐條釋義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