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系伊斯蘭經濟思想沿革,下編系臥格夫研究。伊斯蘭經濟思想系伊斯蘭教關于社會經濟理論與觀點的統(tǒng)稱,其淵源包括《古蘭經》、圣訓、早期阿拉伯哈里發(fā)國家的歷史經驗和伊斯蘭學者著作中有關經濟理念的表述等,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伊斯蘭經濟制度,包括財產制度、商事制度、金融制度、稅收制度、遺產繼承制度、臥格夫制度等。伊斯蘭經濟思想涉及面非常廣泛,其基本特點是從宗教信仰和宗教道德規(guī)范出發(fā)來觀察經濟事務和經濟活動,從信仰者對真主的義務角度作出原則規(guī)定。其理論觀點雖因時代不同而互有差異,但皆以伊斯蘭教經典中的經濟觀為基礎。 臥格夫作為伊斯蘭經濟思想的重要內涵,系伊斯蘭歷史上清真寺和教育、醫(yī)療、文化、濟貧等機構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很多大型機構都受助于臥格夫捐贈,其至今仍發(fā)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研究伊斯蘭歷史文獻、游記和名人傳記,定會處處感受到伊斯蘭這一古老的慈善傳統(tǒng)對歷代伊斯蘭社會的導善功能。由于缺乏尋常百姓捐建臥格夫的建筑或史料佐證,回顧和研究伊斯蘭濟貧史時,史書基本不會過多著墨于蕓蕓眾生的慈善行為。其實,除了熠熠生輝的大型臥格夫建筑群和大宗慈善,還有尋常百姓綿綿不絕的臥格夫捐贈。只不過相較于規(guī)模盛大的臥格夫,它更易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