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976年,太宗趙光義即位。踐祚第二日,頒布“五條意見”(即位大赦詔),不見新格局、新氣象,不見豪言壯語,但讓中原士庶明白了一件要緊的大事——天子換了,天下沒變。“太平興國”的改元,也預示了一代圣賢致力于天下太平的政治理想,可天下并不太平。太宗初年,北漢還在割據,吳越、南方的清源軍,也還不屬于大宋管轄;遠在北境的契丹,前景如何,更是吉兇未卜;就是大宋轄境內的廣袤土地,也時時出現自然災害、政治叛亂。盡管如此,為了實現恢復漢唐疆界的偉大夢想,趙光義正在一步步努力。太宗初年開始,趙光義支出國帑,治理自然災害,“自焚”祈雨,為民解憂患,懲貪治惡,致力于天下大治;“分權”藩鎮(zhèn)勢力,兵不血刃,解決漳泉、吳越問題;伐北漢,消滅割據政權,追尋大一統格局 ;親征燕云十六州,近千里防線上,與契丹做拉鋸戰(zhàn)…… 太宗初年開始,有收復藩鎮(zhèn)的統一之景,也有血流成河的遍地廝殺之戰(zhàn);有初征契丹的意氣風發(fā),也有敗退返家的黯然神傷;有大人物的小算盤,也有小人物的大氣魄。與契丹攻伐,互不可勝之后,大宋進入了和平發(fā)展的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