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慶堂合稿》七卷,明王時槐撰。《儒藏》首次對此書進行校點整理,採用明萬曆原刻本為底本,缺失兩卷及前序據《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清刊本”補全。又據四庫本《願學集》等書補錄《塘南先生語錄序》等五篇文章,以助讀者對王時槐及其著作的了解?!毒春吞眉肥恚S孚遠撰。本次整理,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本為底本。該本刻于萬歷甲午,是初刻本,國內《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收入的《敬和堂集》八卷,其版刻形式及字體均與十三卷本相同,當是其殘卷?!秴涡挛嵯壬募?,明呂坤撰。此次校點以明萬歷王鳳翔刻本為底本,以清康熙呂慎多重刻本、清道光栗毓美《呂子遺書》本《去偽齋文集》為校本,又參考了中華書局整理本《呂坤全集》之《去偽齋文集》的校點成果。校點者為李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