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部基于《周易·蒙卦》文本而闡發(fā)古代中國兒童哲學的專著,立足儒家經學話語系統(tǒng),從象、數、義、理、占、氣、史多重維度分卷詮釋《蒙》卦之卦象、卦辭、爻象、爻辭、《彖傳》、《象傳》的深刻內涵與哲學義理,通過對卦爻辭中“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發(fā)蒙”“包蒙”“勿用取女”“困蒙”“童蒙”“擊蒙”等觀念的解讀,揭示“蒙”之本義與兒童哲學蘊意,結合當今的教育實踐,探討儒家童蒙教育的理念與方法。由《蒙》卦而演繹至《顏氏家訓》《三字經》《弟子規(guī)》,在親親倫理、智慧啟蒙、待人接物處事維度上挖掘傳統(tǒng)蒙學經典中的優(yōu)秀教育內容,以啟發(fā)讀者重新認識中國的兒童教育問題,助推兒童哲學的本土化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