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緒論/001
一、研究背景 / 001
二、研究的內容、問題、意義及方法 / 004
(一)研究內容 / 004
(二)研究問題 / 005
(三)研究意義 / 006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009
三、核心概念界定 / 011
(一)法律規(guī)制的概念界定 / 011
(二)法律規(guī)制結構的概念界定 / 014
(三)權利與權力的概念界定 / 021
(四)公立高等學校的概念界定 / 022
(五)高等學校自主權的概念界定 / 024
(六)法權的概念界定 / 026
(七)治理的概念界定 / 028
第二章
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厘定的法理依據/035
一、法律性質的辨析: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厘定的邏輯起點 /035
(一)國家行政抑或社團自治: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性質的公私之爭 / 036
(二)復合型法權: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性質的再界定 / 037
二、學術自由與公共利益: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厘定的價值前提 / 044
(一)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內部的二元權力結構證成 / 045
(二)作為功能自治性行政主體:公立高等學校學術權力行使的法理依據 / 046
(三)公共利益的基本內涵與價值旨歸:公立高等學校行政權力行使的法理依 據 / 073
三、法益的平衡與化: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厘定的功能取向 / 087
(一)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運行中大學自治與權利保護的法益平衡 / 089
(二)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運行中國家監(jiān)督與大學自治的法益平衡 / 092
(三)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運行中學術自治與管理自治的法益平衡 / 098
四、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厘定的法學方法論 / 105
(一)法律規(guī)制結構形塑的任務導向:大學的任務框架與“事物的本質”理論的規(guī) 制啟示 / 105
(二)法律規(guī)制結構演進的動態(tài)適切性訴求: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運行中法權配 置的“功能適”原則 / 112
第三章
我國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的變遷史考察/117
一、我國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的規(guī)制類型及其變遷 / 117
(一)簡政放權與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的行政規(guī)制變遷 / 119
(二)依法維權與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的司法規(guī)制變遷 / 148
(三)法律確權與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的立法規(guī)制變遷 / 160
(四)章程賦權與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的內部自我規(guī)制變遷 / 164
二、中國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的動態(tài)實踐———基于“正當程序”原則引入的歷史考察 / 168
(一)通過判決發(fā)展法治:高等教育行政訴訟中正當程序原則的適用 / 168
(二)司法規(guī)制的潛在影響:21 世紀以來教育行政權的“正當程序革命”/ 175
(三)司法與行政規(guī)制的“倒逼”:外部壓力推動下大學治理的程序正義 / 177
第四章
我國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失衡的困境/180
一、任務導向的缺失: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失衡的表現與成因 / 181
(一)公法化不足與私法化過度: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公、私權屬性的特殊性缺失 /182
(二)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行使與監(jiān)督中軟法的過度“硬化”與硬法的過度 “軟化”/184
二、“互侵式”法權結構: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失衡的影響 / 196
(一)“公私串權”的濫權行為:作為“雙界性法人”的公立高等學校及其治理 難題 / 196
(二)綿密的國家“規(guī)則之網”:被“擠壓”的大學自治空間與軟法生長困局 / 200
(三)“泛行政化”邏輯的蔓延:大學內部治理中法權的不當行使與結構失衡 / 201
第五章
我國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規(guī)制結構失衡的矯正/208
一、公、私法域的界分與交融:“雙界性法人”困局的破解與公共性回歸 / 208
(一)適時推進公法化:我國公立高等學校的“二次法人化”/ 209
(二)過度私法化的矯正:我國公立高等學校“經濟性行為”的特殊規(guī)制 / 216
二、軟硬兼施的法秩序建構:國家監(jiān)督、大學自治與權益保障的動態(tài)制衡 / 226
(一)作為元治理方式的高等教育立法規(guī)制:主體、思維與技術的三重突破 / 228
(二)超越“政策實施型”的行政化司法體制:新《行政訴訟法》背景下法院的功能 重塑 / 243
(三)“他律”與“自律”的統(tǒng)一:教育行政規(guī)制的合憲、合法與合理正當 / 247
(四)法治國下的自治空間:公立高等學校章程與校規(guī)的合憲、合法與合理正當 / 263
(五)培育社會集體規(guī)制:行業(yè)自治規(guī)范中知識理性與公共理性的回歸 / 280
三、基于“合作原則”的任務導向型“混合法”規(guī)制結構:我國公立高等學校自主權法律 規(guī)制結構的理想狀態(tài) / 291
參考文獻/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