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詮
經學解體與儒學的現代轉換
從注釋性經學到觀念性哲學
——20世紀《論語》詮釋特點及其走向
升“書”還是回“經”:清代《大學》《中庸》
歸屬與儒學價值取向
試論儒家以“天”說“誠”的理論意義
堯禹厚德堯舜善政
——《荀子》文本示例中的“堯”“舜”“禹”形象
荀子“非儒”淺說
儒學的現代化探索
偏離與歧出:康有為新儒學的路徑
民國孔道的理解維度與儒學的發(fā)展理路
“整理國故”運動再認識
歷史真實與政治情感之間
——民國“子見南子”事件辨疑
“延續(xù)命脈”與“批判繼承”
——五四運動后儒學發(fā)展的兩種取向及其實質
國故的西化:自由主義視野下的儒學
排斥、對話與互動
——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儒學觀的變遷
解字成理:《性命古訓辨證》的研究方法啟示
儒學研究中的“返舊”趨勢
政治與學術之間
——解析20世紀60年代馮友蘭、關鋒關于孔子思想論爭
當代儒學發(fā)展的機遇及其限制
儒學社會地位的歷史考察
山東儒學的地域性特征
儒學與當代生命倫理
現代新儒家
返本與開新:現代新儒家的復興儒學
應當嚴格區(qū)分當代新儒學與現代新儒學
——評《新世紀大陸新儒家研究》
現代新儒家視野中的《易》學
梁漱溟鄉(xiāng)村建設理論的邏輯進路及其當代價值
傲與卑:從新中國梁、馮的際遇看儒者的社會角色
方克立與現代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