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津還是小縣鎮(zhèn)的時候,民間演戲活動已經十分活躍。人們利用自然地理條件,用土木堆砌戲臺,藝人們在露天舞臺上表演各種技藝,觀眾在四周圍觀,各種小吃攤、茶攤、雜貨攤遍布周邊。此為天津地界原始的娛樂場所。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娛樂方式在不斷變異,各種活動的場所日益豐富起來。及至后來戲曲與戲院、說書與書場、雜耍與雜耍園、電影與影院以及舞場等等,在天津先后興起,并且一躍而在全國領先。該書以翔實的檔案史料和許多鮮為人知的圖片,反映了天津戲曲、曲藝、電影及舞場等舊事逸聞。梨園曾流行“北京學藝,天津走紅,上海賺錢”之語,天津被譽為“曲藝之鄉(xiāng)”“河北梆子發(fā)祥地”“評劇的搖籃”。作者善于以文學語言描述歷史事實,展現(xiàn)天津城市變遷中的人文風貌和天津當年文化藝術的輝煌,填補了津門戲園史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