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大航海時代珠江口灣區(qū)與太平洋-印度洋海域交流”國際學術
研討會暨“2019海洋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開幕式致辭 郭躍文
中國海外貿易的空間與時間 李伯重
宋元海洋知識中的“海”與“洋” 黃純艷
宋代廣東地方官員與南海神信仰 張振康
元代的海外貿易 劉迎勝
明代朝鮮赴華使臣私人貿易 馬光
《明史》所載“中荷首次交往”舛誤辨析 李慶
關于葡王柱的商榷 金國平
明清時期航海針路、更路簿中的海洋信仰 李慶新
清前期中緬、中暹貿易比較研究 王巨新
從安南到長崎
——17世紀東亞海域華人海商魏之琰的身份與形象 葉少飛
越南阮朝對清朝商船搭載人員的檢查(1802~1858) 黎慶松
宗族、方言與地緣認同
——19世紀英屬檳榔嶼閩南社群的形塑途徑 宋燕鵬
茶、茶文化景觀與海上茶葉貿易 姜波
龍腦之路
——15至16世紀琉球王國香料貿易的一個側面 中島樂章(Nakajima Gakusho)著,吳婉惠譯
葡萄牙人東來與16世紀中國外銷瓷器的轉變
——對中東及歐洲市場的觀察 王冠宇
中西富貴人家西方奢侈品消費之同步
——基于《紅樓夢》的考察分析 張麗
試釋“芽蘭帶”:殘存在地方歌謠里的清代中外貿易信息 程美寶
Surgeons and Physicians on the Move in the Asian Waters (15th to 18th Centuries)
——Angela SchottenhammerMathieu Torck Wim De Winter
·下冊·
中國海圖史研究現(xiàn)狀及思考 韓昭慶
Some Notes on the Ports of the South Arabian Coast in the “Zheng He hanghai tu”鄭和航海圖 Ralph Kauz
17~18世紀中國南海知識的轉型:以汪日昂《大清一統(tǒng)天下全圖》為線索 周鑫
《江防海防圖》再釋
——兼論中國傳統(tǒng)輿圖所承載地理信息的復雜性 孫靖國
海峽兩岸古建裝飾藝術中的“海絲”圖像文化初探 吳巍巍
清代前中期域外游記述論(1669~1821) 葉舒
雙嶼港16世紀遺存考古調查報告 貝武權
從封禁之島到設官設汛:雍正年間政府對浙江玉環(huán)島的管理 王潞
近代上海與舊金山崛起之比較研究 薛理禹
輪船招商局國有問題 黎志剛
山、河、海:從歷史角度看廣州與連陽貿易系統(tǒng) 安樂博(Robert J.Antony)著,何愛民譯
明代海洋社會中的“報水”研究 劉璐璐
疍民與明清時期的海上貿易 胡波
民間文獻所見清初珠江口地方社會
——“桂洲事件”的再討論 張啟龍
明清時期廣東大亞灣區(qū)鹽業(yè)社會
——基于文獻與田野調查的研究 段雪玉 汪潔
明清珠江口水埠管理制度的演變
——以禾蟲埠為中心 楊培娜 羅天奕
清前中期粵海關對珠江口灣區(qū)貿易的監(jiān)管
——以首航中國的法國商船安菲特利特號為線索的考察 阮鋒
再造灶戶
——19世紀香山縣近海人群的沙田開發(fā)與秩序構建 李曉龍
晚清珠江口瀕海地帶的基層治理
——以南??h為中心 王一娜
袁永綸《靖海氛記》對嘉慶粵洋海盜的歷史書寫 彭崇超
戲金、罟帆船與港口
——廣州灣時期碑銘所見的硇洲海島社會 吳子祺
上川島海洋文化遺產調研報告 肖達順
2018年中國海洋史研究綜述 楊芹
“大航海時代珠江口灣區(qū)與太平洋-印度洋海域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2019海洋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會議綜述 周鑫 申斌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