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稚柳(1910-1997),原名子棱,更名稚,以字行,晚號壯暮翁,室名魚飲溪堂、杜齋、江上詩堂、煙江書閣、煙江樓、巨鹿園、苦篁齋、壯暮堂。江蘇武進人,定居滬上。謝仁湛子,謝玉岑弟。1949年前,曾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上海新聞報社秘書。20世紀40年代,與張大千同赴敦煌研究石窟藝術。1946年移居滬上,1949年后任職于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1956年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83年任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組長,率領成員對全國范圍的傳世古書畫作系統(tǒng)全面的鑒定、考察。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上海博物館顧問、上海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等。謝稚柳工山水、花鳥、人物。早年從錢名山學詩文、書畫,其間傾心于陳洪綬畫風,后至南京,先后與張大千、徐悲鴻等相識,始以宋人為格,取法李成、范寬、董源、巨然、燕文貴、徐熙、黃筌及元人墨竹,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呈現(xiàn)濃郁的詩境。花鳥設色明雅,用筆雋秀,清麗靜穆,曲盡其妙。精古書畫鑒定,其鑒定研究與創(chuàng)作實踐互為滋養(yǎng),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而享譽海內外?!吨x稚柳花鳥》選取謝稚柳具有代表性的花鳥畫作品,并作局部的放大,使讀者在學習他整幅作品全貌的同時,又能對他用筆用墨的細節(jié)加以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