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華中地區(qū)最重要的省會城市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盤龍城。風光旖旎,兩江穿城,孕育了這座城市獨具一格人文風骨。近代以來,西方的堅船利炮踏開江關,思潮涌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首當其沖受到廣泛影響,自1856年漢口開埠,武漢歷經變革,逐步從傳統(tǒng)商業(yè)市鎮(zhèn)發(fā)展為交匯兩江三鎮(zhèn)的九省通衢,成了交融中西,引領革命的先鋒。百年武漢的發(fā)展,記錄了近代中國的求變與自強。武漢完整經歷了中國人的百年斗爭——興洋務、舉首義、求共和,圖存救亡。風云變幻,在武漢城中塑造了諸多見證變遷的歷史空間和具有特色的建筑遺產,其中許多矗立至今,幾乎凝結了一部立體的中國近現代轉型史。在這本書中,作者從“共享遺產”的角度著手,以歷史演進與思潮發(fā)展為經,城市建設與文化遺產為緯,對武漢百年的城市規(guī)劃與發(fā)展進行梳理,描繪出這座荊楚名城的歷史品格。白云千載,晴川歷歷,過去種種滾滾逝去,未來種種洶涌而至,這座刻錄歷史的英雄城市依然年輕活力,并且仍在承載與見證新時代中國人的智慧、堅韌與拼搏。閱讀武漢、記錄武漢,為我們理解近代中國曲折輝煌的一百年提供了一個層次豐富的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