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人團隊從事巖土工程專業(yè)工作六十余年,發(fā)表論文六百余篇,著作二十一部。本次選集選用論文一百篇,主要是有關巖土本構關系和數值極限分析的論文,也有一些研究重慶地區(qū)急需解決的問題的論文。一、有關巖土本構關系的論文。(1)基于材料彈性階段應力應變成比例,1985年首次在國際上提出由應變表述的屈服條件。(2)提出了廣義塑性力學,指出傳統(tǒng)塑性力學與巖土塑性力學變形機制不同,巖土一般有三個塑性勢面,也可簡化為兩個,當考慮主應力軸旋轉時有五個勢面,并在國內最早提出了它的求解方法。唯有鋼材只有一個勢面,符合傳統(tǒng)塑性力學理論。(3)基于能量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巖土常規(guī)三軸屈服條件及其相應計算方法。(4)明確指出傳統(tǒng)塑性力學把屈服條件與破壞條件等同的觀念有誤,創(chuàng)建了工程材料任意點的破壞(損傷)條件和整體破壞條件,明確了材料受力從彈性、塑性到破壞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