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001
一、重新發(fā)現馬克思的“對象化”概念002
二、馬克思“對象化”概念的研究史境遇006
三、本書的研究方法與論述框架014
上篇“對象化”與馬克思哲學道路的開端
第一章 “對象化”的概念史溯源023
第一節(jié) “對象”概念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出場023
第二節(jié) 黑格爾哲學中的“對象性”概念035
第三節(jié) “對象化”之緣起: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再闡釋044
第二章 “對象化”與馬克思最初的哲學探索056
第一節(jié) “自我意識的對象化”:馬克思的哲學起點056
第二節(jié) “對象化”與青年馬克思的初次哲學轉向069
中篇 “對象化”與馬克思哲學革命的實現
第三章 “對象化”與青年馬克思的經濟學批判095
第一節(jié) “對象化勞動”:經濟學理論的哲學透視096
第二節(jié) “人的本質的對象化”:異化批判理論的完整建構120
第三節(jié) 經濟學批判的推進與“對象化”之思141
第四章 “對象化”與“新世界觀”的誕生157
第一節(jié) 作為“對象性活動”的“實踐”:從人本學走向后人本學158
第二節(jié) 哲學起點的轉變:告別“人的本質的對象化”173
第三節(jié) 批判方法論的轉變與“對象化勞動”的偶現192
下篇 “對象化”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生成
第五章 “對象化”與馬克思價值理論的哲學基礎223
第一節(jié) 正視“勞動”與“對象化勞動”的重現224
第二節(jié) “勞動”對象化為“價值”:商品和勞動二重性理論的哲學基礎246
第三節(jié) “價值”對象化為“貨幣”:價值形式理論的哲學基礎265
第六章 “對象化”與馬克思對資本關系的辯證解析284
第一節(jié) 資本的本質與邏輯:基于“對象化勞動”的透視285
第二節(jié)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批判:“對象化勞動”與“活勞動”的辯證法303
參考文獻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