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對生態(tài)文明制度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對于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基于產權效率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研究》在梳理主要理論基礎上,對自然資源資產、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效率、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自然資源監(jiān)管等核心范疇進行界定,分析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效率的基本特征和制度成本結構,論證了產權效率制度創(chuàng)新的作用機理和傳導機制,進而揭示其內在邏輯,建立理論分析框架。 《基于產權效率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研究》構建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效率評價模型,構建了11個產出指標和8個投入指標,從實物量的角度對自然資源產權效率進行了評價。本書對2015—2021年全國各省份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效率進行了測算,認為我國生態(tài)文明制度越來越完善,現代化的自然資源管理體制逐步構建,促進了我國自然資源資產配置效率明顯提升,反映出自然資源資產綜合效率逐步提高,但產權效率省份差異較大。 《基于產權效率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研究》采取分類型和分省份相結合的方式,對不同類型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各省份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中的進展、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包括協調處置保護區(qū)和礦業(yè)權重疊問題、開展草原“三權分置”、建立資源分類標準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