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起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五節(jié) 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jié) 翻譯模式的研究綜述
第二節(jié) 白先勇作品英譯的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白先勇的文學創(chuàng)作及作品譯介評述
第一節(jié) 白先勇生平簡述
第二節(jié) 白先勇的文學創(chuàng)作:啟蒙、分期與特質
第三節(jié) 白先勇小說譯介評述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臺北人》的英譯:合作自譯+編輯模式
第一節(jié) 合作自譯+編輯的緣起與翻譯團隊的構成
第二節(jié) 初稿的翻譯——基于底稿的考察
第三節(jié) 編輯高克毅對譯文初稿的修訂
第四節(jié) 作者、合譯者與編輯的互動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孽子》的英譯:漢學家葛浩文的譯者模式
第一節(jié) 《孽子》英譯的社會文化背景與葛譯緣起
第二節(jié) 葛譯《孽子》的策略選擇
第三節(jié) 譯者與作者的互動:譯文初稿的修訂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紐約客》的英譯:譯者-編輯的合作模式
第一節(jié) 《叢刊》譯介《紐約客》的緣起
第二節(jié) 《紐約客》的英譯譯者與譯文編輯
第三節(jié) 《叢刊》對譯者的規(guī)范性要求
第四節(jié) 《紐約客》的譯后編輯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三種翻譯模式的比較分析與理想模式的構建
第一節(jié) 三種翻譯模式的比較性評析
第二節(jié) 中譯英理想翻譯模式的構建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jié) 主要結論及成果價值
第二節(jié) 不足之處與研究展望
附錄
一、白先勇小說英譯一覽表
二、《臺北人》英譯底稿與修改稿(部分)
三、《紐約客》英譯底稿與修改稿(部分)
四、羅德仁與筆者之間的通信往來(部分)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