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義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1.研究內容
2.研究方法
(三)研究技術路線
二、文獻綜述
(一)政府職能轉變研究
1.政府職能轉變的內涵
2.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定位
3.政府職能轉變的評價體系
(二)治理績效研究
1.治理績效的內涵
2.治理績效的評價體系
3.治理績效的影響因素
(三)政府職能轉變對治理績效的影響研究
1.政府機構改革與治理績效
2.政府分權改革與治理績效
(四)文獻述評
1.以往研究主要結論
2.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3.研究切入點
三、政府職能轉變對治理績效的影響機理:分析框架
(一)研究視角的轉換
1.從宏觀敘事到經驗研究
2.從組織變革到結構調適
(二)政府職能轉變:治理資源約束下的結構調整
1.政府職能在治理資源約束下的適應性調整
2.政府職能轉變中的結構分析
(三)政府職能轉變中的行為調適:合作與沖突
1.政府職能轉變中的政府部門行為
2.政府職能轉變中的市場主體行為
3.政府職能轉變中的社會組織行為
(四)政府職能轉變下的績效輸出
1.結構層面:資源整合下的績效輸出
2.行為層面:行動者博弈下的績效輸出
(五)政府職能轉變中治理績效的生成邏輯:結構—行為—績效
四、政府職能轉變對治理績效的影響機理:基于行動者視角
(一)研究假設與概念模型
1.政府職能轉變對治理績效的直接影響
2.政府職能轉變下的政府行為:政府能力建設的中介效應
3.政府職能轉變下的市場行為:市場主體成長的中介效應
4.政府職能轉變下的社會行為:社會組織成長的中介效應
5.概念模型
(二)問卷設計與數(shù)據(jù)采集
1.問卷設計
2.問卷信度和效度檢驗
3.數(shù)據(jù)采集與樣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