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是成書于明代的匯編型綜合類針灸醫(yī)籍,自問世以來,流傳廣泛,對針灸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該書作者楊繼洲生于1522年,卒于1620年,名濟時,浙江衢州府人(今浙江省衢州市人),明代針灸學家。《針灸大成》首刊于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共計10卷。卷一介紹《針灸大成》所引諸書的書目名稱,并摘錄《內經》《難經》有關針灸的經文。卷二、卷三主要為歷代針灸詩賦歌訣。卷四主要匯集歷代醫(yī)家有關取穴法、針具、各種針刺補瀉手法和禁針禁灸穴等內容。卷五主要介紹十二經井滎輸經合以及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八穴八法等時間針法等內容。卷六、卷七主要論述經絡腧穴,論述了十四經流注,并附有經穴歌訣、十四經各穴的部位、主治、針灸法。卷八主要是分門別類列舉了23門臨床各科病證的針灸治法內容。卷九主要是“治癥總要”“東垣針法”“名醫(yī)治法”“楊氏醫(yī)案”以及灸法相關內容。卷十主要抄錄已佚古籍《小兒按摩經》,該書收錄的內容主要有小兒按摩療法和小兒諸病的診治,為中醫(yī)兒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為《小兒按摩經》一書的輯佚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另有高武的“附辯”及靳賢所寫“請益”。另外,全書共有圖表140余幅之多,能幫助讀者對書中文字有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