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字堯章,南宋鄱陽(今屬江西)人。自號白石道人。工詩詞,精音樂,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深。有詩詞、詩論、樂書、字書、雜錄等多種著作。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終。所著《續(xù)書譜》一卷,是南宋書論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學術著作。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人相一致。他反對不問青紅皂白地學習“唐法”,并用大量篇幅對“法”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論述,肯定和闡發(fā)了“晉韻”古法。姜夔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紙本,縱31.6厘米,橫708.3厘米,全文計101行,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姜夔傳世墨跡不多,從此篇小楷中可以看出其筆法出于二王一路。全卷作品以纖毫小楷寫就,共三千余字,字字如珠,筆畫俊逸,無一絲錯漏和遲滯,生動自然而意境空靈,用筆精到而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清新脫俗。此帖歷來深受世人崇拜,在書壇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從跋文中敘述可知,書家對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極為贊賞,并作了深入細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