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 識 甲 骨
第1章走進甲骨文
1.1甲骨文的命名
1.2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時間和發(fā)現(xiàn)者
1.3甲骨文的出土地
1.4甲骨的材料、形制和整治
1.4.1龜甲的形制
1.4.2牛肩胛骨的形制
1.5甲骨的鉆鑿和占卜
1.6甲骨文例
1.7甲骨文的內容
1.7.1卜辭
1.7.2與占卜有關的記事刻辭
1.7.3與占卜無關的記事刻辭
1.7.4表譜刻辭
1.8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甲骨文分布
2.1甲骨文與GIS的應用
2.2數(shù)據(jù)來源和分析方法
2.2.1研究區(qū)域概況
2.2.2數(shù)據(jù)獲取和處理
2.2.3分析方法
2.3甲骨文出土地可視化分析
2.3.1河南省出土特征分析
2.3.2陜西省出土特征分析
2.3.3其他地區(qū)出土特征分析
2.4甲骨文分布現(xiàn)狀可視化分析
2.4.1各收藏機構中的分布現(xiàn)狀分析
2.4.2各地區(qū)的分布現(xiàn)狀分析
2.4.3各國家(含地區(qū))收藏狀況分析
2.5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甲骨江湖
3.1甲骨之父
3.2甲骨的購藏和拓荒者
3.3甲骨四堂
3.3.1羅王之學
3.3.2董作賓
3.3.3郭沫若
3.4甲骨五老
3.4.1唐蘭
3.4.2于省吾
3.4.3商承祚
3.4.4胡厚宣
3.4.5陳夢家
3.5國內主要研究機構
3.5.1中國社會科學院
3.5.2清華大學
3.5.3復旦大學
3.5.4北京大學
3.5.5首都師范大學
3.5.6吉林大學
3.5.7中山大學
3.5.8安陽師范學院
3.6中國臺灣的甲骨學高手
3.7林立海外的甲骨學高手
3.8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甲骨文辨?zhèn)?br />
4.1概述
4.2甲骨文辨?zhèn)蔚膸讉€研究階段
4.2.1甲骨文辨?zhèn)纬跗谘芯侩A段
4.2.2甲骨文辨?zhèn)涡螒B(tài)研究階段
4.2.3甲骨文辨?zhèn)慰茖W研究階段
4.3甲骨文辨?zhèn)蔚姆椒?br />
4.3.1材質的辨?zhèn)?br />
4.3.2整治、鉆鑿、施灼的辨?zhèn)?br />
4.3.3刻辭的辨?zhèn)?br />
4.3.4痕跡韻味
4.4本章小結
習題4
第5章認識甲骨文字
5.1了解甲骨文字
5.1.1甲骨文的“身份”
5.1.2甲骨文字的特征
5.1.3甲骨文字的考釋狀況
5.2認識常見甲骨文字
5.2.1甲骨文字構形理論——“六書”
5.2.2熟悉甲骨文部首
5.2.3認識常見甲骨文字
5.3本章小結
習題5
第二篇數(shù) 字 甲 骨
第6章甲骨文字庫與編碼
6.1字符集
6.2字庫
6.3漢字字庫存在的缺點
6.4編碼
6.5字庫與編碼的關系
6.6甲骨文字庫和編碼
6.6.1甲骨文字庫
6.6.2甲骨文編碼
6.7本章小結
第7章甲骨文輸入法
7.1甲骨文輸入法概述
7.1.1漢字輸入法
7.1.2甲骨文輸入法的特點
7.2常見的甲骨文輸入法
7.2.1拼音輸入法
7.2.2編碼輸入法
7.2.3可視化輸入法
7.3本章小結
習題7
第8章甲骨文文獻數(shù)字化
8.1甲骨文文獻現(xiàn)狀
8.1.1著錄類甲骨文文獻的特點
8.1.2論述類甲骨文文獻的特點
8.2文獻數(shù)字化技術
8.2.1OCR技術概述
8.2.2機器學習技術概述
8.2.3文檔分析技術
8.2.4字符識別技術
8.3延伸閱讀——字符識別的研究近況
8.4本章小結
習題8
第9章甲骨碎片自動綴合方法
9.1甲骨碎片拼接的意義
9.2傳統(tǒng)甲骨碎片拼接方法
9.2.1人工拼接方法
9.2.2計算機拼接方法
9.3甲骨碎片圖像拼接
9.4甲骨文語句拼接
9.5本章小結
習題9
第10章甲骨三維建模
10.1引言
10.2甲骨三維建模的可行方法
10.2.1基于幾何元素堆疊的建模方法
10.2.2基于三維激光掃描的建模方法
10.2.3基于數(shù)字攝影測量原理的建模方法
10.3甲骨三維建模實踐
10.3.1甲骨片的圖像采集設備
10.3.2甲骨片的半模型圖像采集流程
10.3.3圖像采集注意事項
10.3.4甲骨圖像數(shù)據(jù)處理
10.4本章小結
習題10
第三篇智 能 甲 骨
第11章甲骨文字檢測與識別
11.1甲骨文字檢測與識別概述
11.2什么是神經網絡
11.2.1神經元
11.2.2簡單的神經網絡結構
11.2.3信息在神經網絡中的前向傳播
11.2.4神經網絡的優(yōu)化方法
11.3計算機視覺中常用神經網絡層
11.3.1卷積
11.3.2池化
11.4搭建簡單的甲骨文字識別網絡
11.4.1簡單的骨架網絡
11.4.2簡單甲骨字識別網絡的頭結構
11.5甲骨文字檢測網絡初探
11.5.1甲骨文字檢測網絡的基本結構
11.5.2骨架網絡VGG16
11.5.3區(qū)域建議網絡(RPN)
11.5.4簡單的檢測器網絡的頭結構
11.6甲骨字檢測和識別存在的問題
習題11
第12章甲骨文語言模型
12.1甲骨字表示
12.1.1“onehot”編碼
12.1.2其他字向量表示方法
12.2一些簡單的主題模型
12.2.1PLSA模型
12.2.2非負矩陣分解模型
12.3基于知網的甲骨文語言可拓模型
12.3.1甲骨文語言的可拓模型
12.3.2基于知網的甲骨文語言處理
12.3.3矛盾問題界定和建模中存在的語義消歧問題
12.3.4實例分析
12.4本章小結
探索性問題
第13章甲骨文復雜網絡
13.1復雜網絡基本概念
13.1.1復雜網絡定義
13.1.2網絡的類型
13.1.3網絡的計算機表示
13.1.4度和度分布
13.1.5結點之間的路徑
13.1.6聚類系數(shù)
13.2甲骨文復雜網絡
13.2.1甲骨字網絡構建
13.2.2未釋甲骨字的重要性
13.2.3甲骨字的度和強度
13.2.4甲骨字的度分布
13.2.5聚類系數(shù)
13.2.6模塊度
13.3未釋甲骨字語義預測
13.3.1未釋甲骨字考釋難易程度
13.3.2語義預測
13.4本章小結
習題13
第14章甲骨文知識圖譜
14.1知識及知識關聯(lián)
14.2知識圖譜概述
14.2.1MKD研究現(xiàn)狀
14.2.2MKD常見工具
14.2.3KG研究現(xiàn)狀
14.2.4MKD與KG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4.3知識圖譜構建方法
14.3.1知識圖譜構建理論與方法
14.3.2知識圖譜構建的主要技術
14.3.3垂直知識圖譜的構建
14.3.4知識圖譜的半自動構建
14.4甲骨文知識圖譜構建
14.4.1甲骨文知識圖譜構建框架
14.4.2甲骨文MKD繪制
14.4.3基于甲骨文MKD的實體發(fā)現(xiàn)與關系抽取
14.4.4基于關系數(shù)據(jù)庫的實體發(fā)現(xiàn)與關系抽取
14.4.5基于本體的實體發(fā)現(xiàn)與關系抽取
14.4.6基于圖文資料庫的實體發(fā)現(xiàn)與關系抽取
14.5甲骨文知識圖譜融合及可視化
14.5.1實體消歧
14.5.2關系融合
14.5.3知識圖譜可視化
14.6本章小結
習題14
第15章甲骨文破譯
15.1字形分析
15.1.1漢字的發(fā)展
15.1.2漢字演變過程
15.1.3漢字演變規(guī)律研究
15.1.4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漢字演變規(guī)律研究
15.2語法分析
15.2.1現(xiàn)代漢語分詞
15.2.2卜辭分詞
15.2.3甲骨文詞庫
15.2.4計算機切分卜辭
15.2.5甲骨文詞性標注
15.3語義計算
15.3.1基于語料庫的上下文輔助考釋
15.3.2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甲骨文輔助考釋
15.4本章小結
習題1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