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度宀亍肥珍涀韵惹刂燎宄Y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典及其注疏、儒家學者的著述和體現(xiàn)儒家思想文化發(fā)展的相關文獻,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盡量選用好的底本,按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進行分類?!吨熳诱Z類》按內容分為二十六門,所輯為朱子與門人弟子來往問答的語錄,朱子講課內容包羅萬象,經史子集政治經濟社會無所不至。《語錄》中就包括哲學部分的“理氣”“鬼神”“性理”“學”(教育),經學部分則將六經及四書分別歸類,先四書再六經,后是孔、孟、周、程、張、邵等儒學先師評價;之后便是其與弟子問難的內容,如呂伯恭、陳君舉等,然后便是與陸九淵論辯的部分;之后幾卷涉及朱子與門人對于道家、佛家的看法;后是朱子及其弟子關于歷朝及本朝歷史的問答;后兩卷為雜類、作文。因此語錄所記為朱子四十歲以后事,故其中所反映的哲學思想,頗有與朱子早年不同之處。語錄中也時??梢娭熳訉τ谧约骸端臅ⅰ贰痘騿枴返鹊脑訇U述和新發(fā)明。尤其朱子對于《尚書》并無專門著作,但并不意味著朱子不重視《尚書》,《語錄》中書類兩卷,頗可補缺。又佛教哲學思辨思想頗為發(fā)達。此前中國思想多為經世致用之實際哲學,在宋之后,方出現(xiàn)嚴格意義上的“形而上學”。某種意義上說,宋代理學的產生和興盛正是對于佛教本體論哲學的應戰(zhàn)。朱子關于“理氣”“性理”等本體論的闡述,也是中國本土哲學想對抗佛教本體論的嘗試和努力。針對佛教的世界的本質是“無”的觀點,宋代思想家提出了理氣說。而朱子將“理氣說”不斷完善、發(fā)展,終形成了自己的哲學本體論。又《朱子語類》為語錄體,所記為南宋時期的“白話”。加之體量頗大,故頗可作為漢語史研究的資料。